今年是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5周年。5年來,國安法不但有效堵塞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漏洞,而且為香港由治及興提供最有力保障,為社會提供一個更穩定、更安全、更有利營商的環境,重構了香港的政治格局和生態,「一法定香江」成效有目共睹,當中有不少經驗更值得各界總結。
第一條是安全和發展的關係。香港社會過去普遍認為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是國際商貿中心,具有很多發展優勢,只要將經濟發展上去,其他問題都是次要。對於國家安全以及政治安全,不少市民都認為離他們太遠,香港怎可能出現國安風險?這種將安全和發展割裂的思維,結果導致維護國家安全立法20多年來都未完成,導致香港政治風波不斷,導致在國家安全上中門大開,導致反中亂港分子公然勾結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
在沒有安全保障之下,香港的發展也受到嚴重拖累,行政立法關係長期緊張,立法會陷入「拉布」空轉,社會對立不斷,2019年的修例風波,更對香港經濟民生和營商環境造成史無前例的衝擊。
安全和發展是互相依存
這些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安全和發展不但不能割裂,更是互相依存,沒有安全和穩定的環境,香港就算有多好的發展優勢,都將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香港今日之所以能夠重回國際舞台中心,多項國際排名重返前列,國際投資者紛紛用腳投下對香港信心一票,就是因為香港社會環境、安全環境恢復穩定,「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才可更加彰顯,當中的根基就是安全。香港越安全,越講國安,發展就越有基礎和底氣,所謂「國安泛化」歪論可以休矣。
第二條是香港國安法不但沒有損害到市民的人權自由,更為香港市民包括在港外國人的權利提供了更有力保障。對於香港國安法,一些市民及國際社會最關注的人身安全和自由會否因而受損。這些都需要時間檢驗。
事實證明,香港國安法實施5年來以來,只是針對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士,5年間只有330多人因涉及違反國家安全相關法例被捕,平均每年只有66人左右,除以警方每年拘捕的大約30000人,所佔百分比更只有零點二。這個數字和比例反映了香港在執行國安法上的克制和平衡,充分維護了市民的人權和自由,也表明香港國安法從來針對的,只是極少數反中亂港分子,對絕大多數市民是秋毫無犯,而且不但無犯,廣大市民可以在更安全、更穩定的環境下生活、經商,不會無故被暴徒襲擊,商舖不會無故被燒被砸,社會的治安和法治明顯提升,香港人和外國人都是深受其利。香港國安法不但沒有損害市民權益,反而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第三條是香港國安法貴在阻嚇力,就是令反中亂港分子畏懼,絕不能成為「無牙老虎」。即將結束在港3年任期的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日前攻擊「香港國安法令人不安」云云。這固然是抹黑之言,但其實全世界的國家安全法律,就是要令搞事分子畏懼,令他們不敢亂來,對於國安犯人的重槌打擊,就是要產生阻嚇力,從而維護社會安全。
5年來香港執法部門堅定執行香港國安法,依法辦事,違法必究,無遠弗屆,針對不同領域的違反國安行為重槌打擊。一些人藉此大做文章,聲稱此舉會對社會產生「寒蟬效應」,甚至「殺錯良民」云云。然而,香港國安法實施5年來,精準打擊,3百多人被捕,請問有哪些是「良民」?香港國安法的有力執行,不但維護了法例的效力,更對全社會表明國安法的威力。
為什麼香港這5年來大規模的暴亂幾乎絕跡?為什麼在美國陷入「周期性暴亂」之時,香港大局卻能全面回穩?就是因為香港國安法是「有牙老虎」,因為執法當局果斷執法,因為全社會的支持和配合。所以才可以在打擊極少數人之下,保障了絕大多數市民的利益。這告誡全港社會,香港國安法的權威不容貶損和削弱,國安法越執行有力,香港就越安全。
第四條是實現香港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安全護航。安全和發展互為表裏,越高質量的發展,必然伴隨着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特別是香港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不論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以至抓緊國家發展機遇,推動「八大中心」的發展,都需要更高水平的安全護航。
維護國安不存「到此為止」
香港當前不單是要發展,更是要推動高水平、高質量的發展,這樣的發展自然需要更高水平的安全護航,就如香港要發展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沒有金融安全、沒有貿易安全、沒有網絡科技安全,這些中心如何發展?高水平的安全,需要不斷因應新形勢作出應對,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執行機制,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制度,維護國家安全更不存在所謂「到此為止」。
第五條是要把維護國安貫穿「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夏寶龍主任強調,香港維護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必須把維護國安貫穿「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這個表述一方面指出香港仍然面對內外國安風險,遠遠未到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地步,另一方面更表明維護國安沒有完成時,不是階段性工作,而是伴隨「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伴隨「一國兩制」不斷向前推進,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必須同步跟進,以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維護國家安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原因便在於此,這也表明香港在維護國安的機制、執法、教育等方面,需要不斷完善,特別是針對非傳統安全領域,更有大量工作需要做,這是香港國安法成功實施5周年給社會最重要的經驗。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