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5周年。5年前國安法的實施成為香港由亂到治的分水嶺,在制度上有效防範抵禦反中亂港分子和外部敵對勢力的攻擊,在法律框架上做到有效防範、制止及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穩往了被「黑暴」破壞而滿目瘡痍的香港混亂社會情況,使香港穩定的社會及經濟情況得以恢復,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新氣象。雖然外部勢力仍然不停抹黑香港國安法,但事實勝於雄辯,正如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以五個「有目共睹」高度概括國安法為香港帶來的一系列全局性、變革性和根本性影響,正是給所有質疑國安法的聲音的最有力回應。
作為一名香港青年法律人,我深信法規必須跟隨社會發展而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只有「進行式」、沒有「完成式」。香港面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美西方試圖用不同手段遏制中國的背景下,可以預期香港面臨國家安全威脅和風險只會有增無減,威脅國家安全的手段及挑戰更是層出不窮,香港必須不時檢討、完善國家安全法律框架,去年立法會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是重要一步。隨着國家致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將更廣泛使用,在法律層面,除了思考如何在制度上有效完善其在社會的應用,尤其涉及跨境及涉外的應用場景,更重要的是不忘在頂層設計中全方位貫徹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目的。
必須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五個「有目共睹」正好印證香港國家安全法如何恢復社會安寧,實現「愛國者治港」新風,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塑造大勢,弘揚社會愛國愛港正氣及精神力量,以至為香港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完善維護國安的制度機制後,香港再次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及世界競爭力排名穩居全球前三,今年以來港股IPO集資額超800億港元,世界排名第一,等等。以上事實昭示了一個道理:香港國安法是香港穩定、繁榮發展的「拱心石」。
發展和安全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我們必須明白國家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國家安全的保障。「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既要善於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又要善於塑造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
香港國安法實施5年來,香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得以恢復到上升階段,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新征程。回首過去修例風波對香港及每位愛國愛港的香港人的慘痛教訓,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必須時刻警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為實現香港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就此,我們要做到「五個必須」——必須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必須確保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必須做到維護安全和推動發展都堅定不移;必須切實保障香港居民人權自由;以及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展望未來,香港正在處新的發展階段,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必須團結一致,搶抓機遇,勇於擔當,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強化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發揮好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香港不僅要更好配合國家發展大局,致力打造香港傳統優勢產業如金融業等以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更應更好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為國家擴大對外開放合作,以及培育、吸引及匯聚世界級人才,為國家的「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積極作出香港的自身貢獻。
用好香港法治「金字招牌」
香港的法治一直是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香港必須好好利用香港法治的「金字招牌」,以法治保障及促進高質量發展。香港必須堅持及善用普通法制度優勢,強化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中央支持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吸引全球超過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反映國際社會對香港法治的充分信任。
作為香港青年法律人,除了積極專注自身法律專業外,必須具備香港青年法律人貢獻社會國家的心志,發揮及鼓勵身邊朋儕力量,在社會不同界別,面向不同社區,不同群體,做好國家安全及法治普及教育,為建構香港「國家安全及法治社區」積極作出自身貢獻。在可見的未來,香港將迎來一系列社會及經濟改革的措施,我們也應該在完善法治建設的維度上,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上,以促進國家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多提出符合香港社會、國家發展整體利益的法律改革建議,以法治的手段促進香港良政善治,更好實現「一國兩制」在香港未來更輝煌的實踐、為強國偉大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堅持努力不懈奮鬥。
思法.青見主席、香港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