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我們迎來香港國安法實施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回首五年前,香港陷入「黑暴」肆虐的泥淖,法治核心價值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暴徒橫行街頭,肆意破壞公物甚至襲擊政見不同的市民,連立法會大樓亦遭殃受損。反中亂港分子散播「港獨」思想,公然挑戰國家主權。在香港的危急關頭,中央以歷史擔當果斷出手,及時制定並實施香港國安法,猶如一柄利劍斬斷亂源,迅速止暴制亂,市民重過安寧日子,香港社會自此重回正軌。這充分體現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論壇致辭時表示,香港國安法是捍衛「一國兩制」、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守護神」,是一部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好法律。
解民憂 謀幸福
作為特區立法機關,立法會深知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前提,更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基石。在中央支持本港完善選舉制度後,本屆立法會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並於去年3月19日與特區政府一同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這項延擱了27年的憲制責任。《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緊密銜接,共築特區維護國安的制度機制,讓香港徹底告別國安「不設防」這種不合理、不健康和不能接受的狀態,在安穩的環境下得以全面發展。
在立法會主席台上,我親歷了香港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感受尤深。議會是社會的縮影,同樣受益於「國安雙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從過往長期存在的內耗空轉,如今回歸理性務實,議事效率大幅提升,專注於為市民謀幸福,之前被亂象拖垮、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案亦在本屆立法會得到有效處理。截至今年6月中,本屆立法會已通過113項法例,較上屆同期多出近九成;同一期間,已批出超過230項撥款建議,涉及款額超過6515億元,較上屆同期多出一成。
面對疫後經濟、環球局勢,法案與辯論議題皆審時度勢。為加緊推動香港經濟復甦,立法會審議並通過多項優化資本市場的法案,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貿易中心的地位。當中包括為單一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管理的家族投資控權工具提供稅務優惠;便利海外註冊公司遷冊來港;豁免房託基金股份或單位轉讓印花稅;以及簡化地契續期安排等。民生方面,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的法例修訂、三條過海隧道交通分流、規管「劏房」等多項「老大難」問題,均在本屆立法會得到有效處理。
優法制 防風險
立法會議員均認同維護國家安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香港仍面對「軟對抗」等各項國安風險,必須保持警惕,並因應社會情勢和實際需要,配合政府完善國安法律體系。早前,立法會已完成審議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訂立的兩項附屬法例,使中央駐港國安公署的角色和行使權力的規範更清晰明確。此外,立法會亦通過了《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加強對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的要求,以減低網絡攻擊對必要服務造成的影響,提升香港整體安全。
在香港國安法保駕護航下,香港社會穩步推進,正處於實踐新飛躍的關鍵期。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絕對有本錢發揮自身所長,增強發展動能。立法會將繼續與行政機關緊密合作,深化良性互動;亦會積極做好「內聯外通」,對外釐清誤解和說好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社會整體向好等各種優勢,共同謀發展,為市民排憂解難;社會各界亦要攜手加強公眾對國家安全的意識,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立法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