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是今年新增的要求。這一表述不僅延續了以往「支持港澳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的基調,更進一步深化了其內涵,旨在強化香港和澳門作為國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推動其更深度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大局。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憑藉其獨特的制度、經濟地位和專業能力,在國際交往合作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香港維持了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和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作為中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香港的法律體系與世界主要經濟體接軌,能為國際交往合作提供穩定、安全和公平的環境。這種制度優勢使香港在國際法律、仲裁和商業活動中具有高度的認可度和吸引力。
香港亦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長期位居最前列,擁有成熟的金融體系和嚴謹的監管機制。作為亞洲領先的金融市場之一,香港不僅吸引了全球資本的聚集,還為國際金融合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推動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成為貫徹落實兩會精神的關鍵舉措,就此筆者分享幾點看法:
1.鞏固與歐美發達地區的傳統交往合作,同時積極開拓與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的聯繫,推動具體合作設想落地。香港還應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交流,增設海外經貿辦事處,以擴大國際交往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形成多元均衡的合作格局。
2.進一步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同時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吸引更多跨國企業將總部設在香港。同時,在法律、氣候變化、知識產權等新興領域深化制度性合作,推動國際機構落戶香港,打造新的對外交往亮點,增強香港在全球治理中的參與度。
3.更好發揮「內聯外通」優勢,深度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更好地扮演國家與世界各國的「超級聯繫人」角色。通過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和計劃,香港不僅能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還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破解經濟社會中的深層次問題,同時為國家對外開放提供重要助力。
4.人才是國際交往合作的基石。香港需要進一步推動本地高校與國際頂尖機構合作,開設聯合學位項目,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同時可持續優化各項人才引進政策,吸引更多國際專家和專業人士來港工作,提升人才的質量和數量,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5.文化軟實力是國際交往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可通過文化、體育、教育等領域的對外交往,積極拓展民間和公共外交,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並通過提升香港的文化影響力和全球認同感,助力國家形象的塑造。
「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是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的重中之中。憑藉香港獨特的制度優勢,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以及高水平的專業服務能力,香港具備在國際交往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堅實基礎。通過拓展多元交往格局、深化優勢領域合作、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加強人才建設和提升文化軟實力,香港不僅能為國家對外開放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還能進一步鞏固自身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地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九龍城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