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人來說,「中國人用中國貨」是愛國的表現,是天經地義!我執筆撰寫這篇文章,主要想從個人生活上的三件事抒發對使用國貨的想法及體驗,希望能夠引起共鳴,鼓勵每一位香港市民都使用國貨,用實際行動支持國家發展。
首先是比亞迪電動汽車。我和太太過去幾十年使用過不同國家出產的汽車,最初駕駛美國出產的汽車,後來是日本出產的汽車,之後改用歐洲牌子的汽車。由於最近期的一輛歐洲牌子座駕已經使用了十多年,是時候「退役」了,於是我和家人商量換車事宜,共識是購入一輛電動汽車讓大家經常共同使用。兒子搜集相關資料後,建議購買比亞迪電動汽車或一款韓國製電動汽車,他說比亞迪在價格上較便宜,比韓國製那款足足便宜了40%。我沒有理會價格便宜與否,決意揀比亞迪,因為我全心全意想支持國貨,所以要身體力行購買和使用國貨。日前,兒子陪我去比亞迪試車後,通知我翌日去試韓國製電動汽車,但我二話不說便一錘定音為一家人購入一輛比亞迪電動汽車。
國產商品已是先進質優代名詞
第二是「李寧牌」運動服。我買國貨、用國貨,並非忽然而行之,幾年前開始已經改穿「李寧牌」運動褲。為什麼?因為要為國貨平反。部分西方國家以所謂「人權問題」、「文化問題」、「強迫勞動」為藉口抹黑中國,並禁止進口來自新疆的棉製品,打壓中國製造的衣服,真是豈有此理!
我上月初趁暑假未完抽到八日時間與飲食業界朋友去新疆旅遊,就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新疆,親身去感受新疆的美麗,讓自己沉澱思緒、好好休息,結果非常收效,因為新疆的美麗景色與寧靜環境幫助我洗滌心靈,讓我心曠神怡。此行亦足證部分西方媒體的所謂報道根本是一派謊言,它們對新疆的描述其實是存心誤導公眾。
第三是國產葡萄酒。我三十多年前經營酒樓生意時已經向客人推介中國葡萄酒(白酒、紅酒),因為我自己試過,覺得用它們來伴粵菜更加美妙,感覺優勝過用「來路貨」。有說葡萄酒市場是西方國家天下,中國葡萄酒永遠是「阿二一族」,我則不以為然。
至於有意見認為,論葡萄酒發展史,國產葡萄酒一定輸給西方的競爭對手,更加是荒謬之說。翻查研究書卷發現,中國葡萄酒歷史悠久。1995年,山東大學考古研究所在山東日照市兩城鎮的調查發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當地可能已經開始釀造葡萄酒。2004年,中美考古學者又在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陶片中,發現與現代葡萄丹寧酸成分相同的殘留物,說明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同時,中國也是葡萄屬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詩經》中便有對野生葡萄最早的文字記載。
回想近年美西方因為見到中國國力愈來愈強大,經濟發展愈來愈蓬勃,害怕威脅到他們的利益,於是使用各種手段來打壓中國,先是發起非理性的貿易戰,近來又提出所謂「中國產能過剩」,亂扣帽子,作為向中國貨徵收既不公平又嚴苛的關稅的藉口,說穿了其實是保護主義作祟。以最近歐盟及加拿大為例,頻頻以加徵關稅作為恫嚇手段,歸根究底是擺脫不了對別人跑贏自己的恐懼心理。
不少有識之士都批評美西方在貿易上持「雙重標準」來針對中國。我認為,西方在對華貿易上一直採取「三重標準」:第一是為自己利益而設;第二是為拉攏盟友而設;第三是為針對中國而設。美西方一直以這「三重標準」與中國交手,其間又不斷使出陰招企圖取得全面勝利。
將時光倒流到一百多年前,美西方因為要傾銷自家品牌,於是就揮動自由貿易的旗幟,要跟中國進行貿易活動。數十年過去,中國國力日益強大,經濟高速發展,整個大中華區成為商家必爭之地,美西方亦想盡辦法進駐,於是換上「公平貿易」的口號。及至近十年,中國產品在質量方面都勝過不少競爭對手,部分甚至超越美西方產品,於是部分國家便聲稱「中國產能過剩」,頻頻以包括徵收嚴苛關稅等不合理的手段,目的是要遏制中國發展。
為中國品牌出海貢獻力量
面對美西方的無理打壓和遏制,我們身為中國人不會氣上心頭嗎?我們要以實際行動支持自己的國家,一於坐言起行,多用中國貨!我代表的飲食業界亦要用實際行動支持國家,建議有能力的食肆都可以考慮引入國產葡萄酒,並且主動向客人推介國產葡萄酒。
還有,單是買國貨、用國貨是並不足夠的。中國人要自強不息,尤其是年輕的一代,不要將「國貨」標籤為「老餅貨」而嫌棄,我亦不是向大家「hard sell」國貨,從而顯示個人愛國之心。我希望鼓勵大家攜手創造新的中國品牌,由設計意念到製造完成都是中國一手包辦,產品質量更要力臻完美,因為一個中國品牌的誕生,等於所有中國人的夢想得以實現。
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