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知微篇/美須採取實際行動落實中美元首會晤共識\周八駿

時間:2023-11-23 04:02:54來源:大公报

  中美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使兩國關係止跌回穩。中方一貫願意與美方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兩國關係能否由回穩而趨於好轉,取決於美方。

  2022年2月,俄烏衝突發生前,拜登政府承繼特朗普政府全面打壓圍堵遏制中國的戰略。俄烏衝突發生後,美國不得不把當前主要力量用來對付俄羅斯,企圖爭取中國對俄烏衝突保持中立,卻仍堅持視中國是美國最主要對手。

  2022年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島,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自後者入主白宮以來雙方首次線下會晤,習主席向美方明確表示——「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雙方應該正確看待對方內外政策和戰略意圖,確立對話而非對抗、雙贏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調。」

  兩國關係不應該是零和博弈

  一方面,中國爭取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探索21世紀新型大國關係。另一方面,中國明白,美國不可能放棄霸權思想、作風和行為。於是,中國努力拓展與中亞和中東國家關係。2023年,中國推動伊朗和沙特恢復外交關係;推動金磚合作機制成員由5個倍增至11個,新增的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皆位於中東。

  中國處理與美國關係的目標是明確的——「寬廣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中國處理與美國關係的方略是清晰的。以上合組織和金磚合作機制為戰略依託和戰略縱深,並且,團結東盟,同時,在非洲、拉丁美洲廣交真朋友,在歐洲、大洋洲爭取所有可能不倒向或不完全倒向美國的國家。

  2023年10月7日,巴以爆發新一輪衝突,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既定的中東戰略造成衝擊。中國最高領導層審時度勢,明確站在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國家一邊。

  巴以新一輪衝突違背美國既定的中東戰略。但是,拜登政府的戰略調整犯下彌天大錯。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全力支持以色列的國家。拜登政府利用俄烏衝突成功綁架西方陣營,相比較,它全力支持以色列,不僅與巴勒斯坦人民為敵,而且,站到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國家的對立面,同時引發西方陣營分化。

  2023年10月27日,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表決一項由阿拉伯國家起草、中國參與聯署的關於巴以衝突的決議案,七國集團成員,唯美國投反對票,法國投了贊成票,其餘5國投了棄權票。

  美國深陷烏克蘭危機不能自拔,又深陷巴以衝突更是內外交困,還有多少餘力能打壓圍堵遏制中國?

  在如斯背景下,美方邀請中國國家主席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會晤。美方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

  中美各自成功是彼此機遇

  2023年11月10日,在白宮國安會簡報會上,美國資深官員承認,中國將長期持續在國際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所以,美中要通過外交消除誤解。對於兩國元首會晤能否產生「可交付的成果」,美國資深官員稱,現時美中「已非5年或10年前的關係」,當前目標「是管理競爭,防止衝突的負面風險,並確保溝通管道暢通」。可見,美國既明白中國不可能被打敗,又追求當前目標。

  在舊金山會晤時,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加強團結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安全和繁榮。另一種是抱持零和思維,挑動陣營對立,讓世界走向動盪和分裂。兩種選擇代表着兩個方向,將決定人類前途和地球未來。」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要放在這個大背景下思考和謀劃。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衝突對抗的後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大國競爭解決不了中美兩國和世界面臨的問題。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

  習近平主席提出中美兩種選擇,反映兩國關係必須做歷史性抉擇。美方做何種選擇,不是聽其說什麼,而是看其是否在行動上落實「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