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國際觀察/拜登國情咨文裏的美式內鬥和對外霸凌\張敬偉

時間:2023-02-11 04:24:43來源:大公报

  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他的第三次國情咨文演講。美國總統的國情咨文,相當於年度總結和前景展望。雖然拜登不斷完善修改演講稿,還是被共和黨議員們集體炮轟。

  這是共和黨議員面對面挑戰拜登總統良機。人們猶記,3年前特朗普發表國情咨文演講,民主黨籍的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現場撕碎了國情咨文文件,堪稱兩黨惡鬥的典型範本,也成為全球笑柄。當然,這種惡鬥政治劇,在當年的美國大選中演繹為「弊選」並升格為「國會暴亂」。今年拜登的國情咨文,沒有讓共和黨籍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抓狂,但是這位選了15次才當選的共和黨眾議長,卻無法阻止共和黨議員們對拜登總統的集體圍攻。

  拜登總統在國情咨文中不斷自誇同時將問題和錯誤歸之於共和黨。成績都是自己的,錯誤都是別人的。難怪共和黨議員們會集體憤怒,先是「噓聲一片」,繼而在現場發作大罵拜登是「騙子」。拜登一直強調的「團結」和「治癒」成了空話,兩黨惡鬥的亂象越加嚴重,美國政治極化已成結構性頑疾。

  兩黨互罵成「政治正確」

  且看拜登講了什麼:一是強調他過去一年取得的經濟成績,如創造了1200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處於50年來的最低點,美國通貨膨脹高企正在好轉等等。客觀言之,上述政績亮點確是真的,但在共和黨看來,這是拜登總統「報喜不報憂」。二是拜登把成績視為自己的,卻把通貨膨脹的責任甩鍋給全球。關鍵是他把自己的政績和2020年特朗普時期做對比,強調2020年美國在疫情下停工停產。這是共和黨議員們所難以承受的,必須要斥拜登為「騙子」。

  兩黨政治、三權分立和府院制衡,是根植於美國憲法的政治原則,這也是美國自詡的「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因此,政治惡鬥是根植於美國政治基因或血脈裏的因子。所以,共和黨總統的國情咨文,在國會遭遇民主黨杯葛,即如佩洛西當場撕掉特朗普總統的國情咨文文件。現在是拜登總統進行國情咨文演講,共和黨議員必須群起攻之。沒有任何邏輯和理由,就是為了黨同伐異。何況,拜登總統和特朗普總統的國情咨文如出一轍,都是使勁誇自己拚命貶低對手,對手不反擊就是違反美國「政治正確」。

  拜登總統在繼承特朗普「不謙虛」的同時,也繼承了特朗普時期的「不自信」。如果說特朗普引述自己的政績佐證「美國再次偉大」,拜登則以經濟亮點和所謂的「製造業回歸美國」,強調美國是「唯一一個走出危機後比以前更強大的國家。」總之,他們都在竭力證明美國沒有衰落。諷刺的是,這種竭力的「自證」反而暴露了美國的不自信,驗證了國際社會近年來流行的美國衰落論。

  繼續借反華撈取選票

  拜登提到了他的基建政績,如美國的道路、橋樑和高速公路也將使用美國產品建造。當然還有他推動的《芯片與科學法》、《削減通脹法》等,上述宏大的政策框架既是拜登對標中國刺激美國經濟的手段,也是科技「單邊主義」的體現。這是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的升級版,不僅不是拜登的執政亮點,反而凸顯美國閉關自守和缺乏全球觀的弊端。當拜登提到應對芬太尼問題、新冠防疫措施、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等措施時,共和黨議員們開始起哄並集體謾罵了。

  拜登國情咨文的自我表彰引發典型的美式內鬥,這已經成為美國典型的政治肥皂劇,不足為奇。對外表述上,則一如既往的採取霸凌心態。

  對俄烏衝突,拜登將俄羅斯對烏軍事行動描述成一場對時代、對美國和對世界的「考驗」,強調和烏克蘭站在一起。對華方面,中國依然是「高頻詞」,拜登演講中提到中國6次,強調美國將加強在關鍵領域同中國的競爭,來捍衛美國的領先地位。當然,他也認為對華是競爭而不是衝突。總而言之,拜登似乎要對中國表現得更強硬,但又留了不致形成衝突的緩衝。如此矛盾表述,不僅無益於中美關係的改善,反而暴露了拜登政府的虛偽。當然,共和黨一如既往地指責拜登對華「軟弱」。

  美國政局步入大選前的前奏階段。拜登自我表彰是為了替2024年大選做好輿論和民意準備,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則以強烈杯葛為本黨大選提前熱身。在此情勢下,拜登的國情咨文挑起的內訌和對外霸凌,就是一場政治表演秀。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