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水平現代化是指透過完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並在不同範疇內加入科學應用,提高制度的設計能力和實踐制度的執行能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的「七一」重要講話中,向特區政府提出的四點希望,包括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當中第一點便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足見其重要性。就此,筆者特意在立法會提出相關議案,促請政府全面推動治理水平現代化,藉以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從中提升市民的獲得感、滿足感。
具體而言,筆者認為其中一項參考指標是市民對政府的回應和批評。過往政府經常被批評效率低、行政程序冗長,各項政策由宣布到落實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不但衍生額外開支,亦影響政策成效,市民的滿意度亦隨之下降。就此,筆者提出三項建議,一是知人善用,二是協調好不同政府部門,三是有效率處理市民投訴,藉此推動政府邁向治理水平現代化。
推廣應用電子化服務
首先在知人善用方面,筆者十分欣賞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後一直堅持「以結果為目標」的方針帶領其團隊,如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經常落區視察,了解民情;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亦十分着緊「劏房」問題,全力推動「簡約公屋」,態度積極,值得肯定。然而單靠政府官員並不足夠,長遠而言政府需照顧青年發展,包括擴闊青年向上流動的空間,並讓他們能夠發揮所長。如早前政府就地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和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公開招募,筆者認為政府可以從中選取適合的人才,重視他們的聲音之餘,同時發揮他們所長,做到知人善用。
第二是協調不同政府部門的溝通。日前在立法會賬目委員會上,政府曾表示欠缺能夠即時全面檢查不同項目進度的數據庫,監督工作只能被動地依賴其他單位遞交的定期巡查報告,而事實上建立完善數據庫不但能夠加強監督,數據互享亦有助解決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問題。此外,現時部分政府項目的申請方式亦仍以紙本為主,如持續進修基金在2021年只有6%申請者使用網上申請,在現今數碼化年代可謂遠遠不合格。以上種種均可歸咎於沒有應用科技,政府必須就此進行徹底檢討,當中並不只是應用,更要設法推廣,令市民習慣使用電子化服務,才算是取得成效。
第三是處理市民投訴方面,去年1至5月有不少市民投訴1823沒有接聽市民電話,其中3至5月更有63%來電因超出上限而被系統截斷,促使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其成效。由此可見,政府在接收投訴方面已經出現問題,如此一來又如何能夠有效處理投訴?市民的怨氣又何以能疏導?就此,筆者建議政府善用調解服務,例如研究在各部門設立各自的專屬調解服務小隊,務求讓問題在萌芽階段便開始着手解決,及早處理市民投訴。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八大中心」,其中一個便是「亞太地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同時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將設於香港,現正開始組織相關工作,政府應把握時機大力推動調解服務,讓調解成為解決紛爭的主流方法之一。
總括而言,治理水平現代化的目的是改善市民生活,政府施政必須以此為根本,繼而透過完善制度、應用科技、善用人才提升市民對政府、對生活的滿意度,並做到二十大報告的要求,做到有效回應市民的訴求,全面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
新民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執業大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