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文章選刊/與時代同呼吸 與民族共命運

時間:2022-07-05 04:24:00來源:大公报

  6月12日,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在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大公報》創刊120周年」慶祝儀式。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候任特首李家超,以及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等政要出席活動,群賢畢至、冠蓋雲集。

  慶祝儀式當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大公報》創刊120周年發來了賀信。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高度評價了《大公報》對國家、對香港作出的貢獻,並希望《大公報》「不忘初心,弘揚愛國傳統,銳意創新發展」。

  作為奮戰在第一線的愛國愛港傳媒,得到如此高規格的讚揚和祝福,這是何等的榮耀!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公報》的祝福和期許,「也是對所有愛國愛港傳媒的深情勉勵」。全港志同道合的愛國愛港傳媒人與有榮焉!

  《大公報》1902年創刊於天津。這是中國新聞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報章,也是當今世界辦報歷史最長的中文報章。120年前,《大公報》創刊之日,就以「忘己之為大,無私之謂公」為辦報宗旨,主張「文人論政」、「文章報國」。這個高度、這種境界、這份情懷,時至今日,仍被奉為傳媒界之圭臬。

  經過120年歷史長河的洗禮,從光緒年間到民國時期,從抗戰烽火到新中國成立,幾經時代變遷,數歷政權更迭,《大公報》一直坐言起行,始終堅持「立言為公、文章報國」,宗旨不變,初衷不改。在民族危亡的抗戰時期,《大公報》六遷其址,決不在侵略者的鐵蹄下辦報,並振臂疾呼,以「吃下砒霜,毒死老虎,以報國仇」的精神,號召國人奮起抗戰。1941年,《大公報》由於「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傑出貢獻」,被授予國際新聞獎「米蘇里獎」。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獲得該獎的中國報章。

  1938年,《大公報》創辦香港版。香港淪陷後,港館遷往桂林。1948年,《大公報》在港復刊。此後,《大公報》扎根香港,與愛國愛港傳媒一道,在港英管治時期,在香港回歸前後,站在國家和民族的立場,為維護港人的權益,與港英政府、與反中亂港分子進行了長期不懈的鬥爭。

  作為傳媒,能否得到社會的認可,能否具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公心」是其關鍵。習近平總書記讚揚《大公報》「立言為公、文章報國」。這八個字十分精準。只有拋開一己之私,「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歷史定位。

  反觀「禍港四人幫」之一的黎智英,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他本是內地人,當年帶着對國家的私怨偷渡來到香港。儘管他後來做生意發了財,但時間的沖刷並沒有洗掉他的滿腔私怨。1990年,黎智英賣掉了自己的公司,開辦了「壹傳媒」,5年後,他又創辦了《蘋果日報》。黎智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利用手中的媒體,盡情的發洩自己怨氣。

  不得不承認,黎智英確實很有「才」,兩個媒體在他手上一度辦得風生水起。但是,他以一己之私,站在國家和人民的對立面,站在港人福祉的對立面,還與外國反華勢力勾結,喪心病狂亂港禍港。最後只能落得個媒體倒閉,自己也身陷囹圄的可悲下場。直可嘆:「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心不正、意不誠,何以長久?我輩媒體人當以此為鑒!

  本文為《鏡報》7月號「社評」,原題為《大公雙甲子 習總發賀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