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醫療人手不足無關新移民!\聞昱行

時間:2019-01-31 03:17:53來源:大公報

  近日,香港流感肆虐,很多公立醫院住滿病人,給前線醫療人員,包括醫生和護士帶來很大壓力,怨聲載道,有護士組織發動遊行,向社會申訴「壓力爆煲」。政府雖然預留5億港元支援醫管局,醫管局找來演藝明星和名人為醫護人員打氣,但前線醫護人員的怨氣並未平息。這時「本土派」又把矛頭對準單程證制度,認為「大陸新移民」是香港醫療不足的罪魁禍首。「杏林覺醒」發言人、公立醫院外科醫生黃任匡聲稱,允許每年五萬新移民,是對香港醫療系統「不負責」。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曾選上醫學界立法會議員)也再次提出「取回單程證審批權」。

  前線護士的壓力有目共睹,他們需要釋放壓力也值得理解。但香港醫療問題真的與新移民有關嗎?這需要好好分辨。

  首先,香港的人口增長率非常低,根據聯合國數據,年增長約為0.4%,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中只排157位。現在中國內地有不少人擔心即將到來的人口危機,但中國內地的增長率還高於香港。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新移民,香港人口就負增長了。沒有這些人口,香港很多工作就沒有人做,這樣就要輸入外勞。沒有一個人口停滯不前的國家或地區,不通過輸入外勞來解決低收入工作人口短缺的問題。

  無疑,在一些社會資源上(如申請公屋綜援等),外勞是享受不了新移民的福利。但在醫療服務上,外勞的需求比新移民少不了太多。很簡單,現在的流感對所有人一視同仁,難道外勞就不會患流感,患了流感就不用看醫生住醫院?因此,僅就醫療這點來說,只要有這樣的勞動需求,無論是外勞,還是新移民,都相差不大。

  根源在資源調配待完善

  其次,香港的醫療資源並不低。香港每千人擁有1.92位醫生,如果加上中醫,則有2.92位。這個數字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算高。根據WTO數字,每千人的醫生擁有量,英國是2.83位,美國是2.56位,加拿大是2.54位,日本是2.37位,都在香港之下。香港各類病床之和為39683張(包括公立、私立、護養院和懲教署下轄的病床),每一萬人有53張。這也是相當可觀的數字。同樣根據WTO的數字,美國每萬人病床是30張左右,加拿大是27張,新加坡是24張,英國是28張;日本則是143張,高於香港。

  因此,即便以發達國家的標準衡量,其實香港的人均醫療資源並不低。在世界範圍內,以上兩個指標都高於香港的,只有部分歐洲高福利國家。香港的問題,一個是資源調配尚有待完善,另一個是由於人口較少,醫療資源的總量也較少,所以出現大面積的突發流行病時,可以調劑的空間也較小。這些都不能把矛頭指向新移民。當然,近年來,香港流行病出現頻率很高,於是放大了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這是政府與醫療界需要解決的。

  第三,醫療問題在當代幾乎所有國家都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各種體制各有優點也有弊端,目前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法。香港跟隨英國系統,於是也染上了英美國家的問題。在香港取得行醫資格是相當困難的事,准入門檻很高,每年報考醫科都「爭崩頭」,畢業之後還得參加很多嚴格的考試才能獲得職業資格。這樣固然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醫生的素質,但與此同時又難以適應社會對醫生的需求。事實上,絕大部分人生病都是普通的「小病」,高質素的醫生這時往往大材小用。如何合理地根據社會需要培養人才,這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如果醫療人才不足,本地又難以提供足夠人才,一般的處理辦法就是輸入外籍醫生,而香港的醫學委員會就是不肯放開。這固然有擔心外來醫生素質不夠的問題。但醫療行業追求行業利益,希望通過入學和資格測試的高門檻,控制本土醫生數量,同時拒絕外來醫生,以限制從業人員的數量,保證從業人員的收入。這也是人所皆知的小算盤。

  2016年底,政府提出《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提出增加四名非業界委員進入醫委會。政府希望立法會能通過,緩解醫療緊張的狀況。醫學界則擔心此舉會令特首委任的議席超過一半,從而可能讓「非醫學界人士」控制醫委會,「令醫生專業自主蕩然無存」。實質是擔心「非醫學界委員」要求放開輸入醫生的禁令,會損害香港醫生的利益。

  於是,約10個醫學團體及兩間大學醫學院學生會在立法會二讀草案當天,穿上白袍或白衣,在立法會門外靜坐抗議。時任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表態反對議案,獲得部分公民黨議員的支持。但大部分立法會議員以大眾利益出發都贊成議案。到了三讀時,梁家騮則「出盡法寶」要阻撓議案,包括頻繁點人數,根據「排列組合」提出過萬條修正議案等,在激進派議員的「拉布」配合下,令草案無法趕在立法會結束前表決。

  針對新移民是極度自私行為

  2017年政府重新提出議案,又遭致反對。最後政府讓步,只增加兩名非業界委員,令醫學界委員依然佔多數,才令草案獲通過。但政府也因此沒能拿到引進外地醫生的主導權。至今,引入外地醫生還遙不可及。

  醫學界一邊說資源不足,人手不足,一邊又抵制增加人手,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其實資源不足的問題好解決,政府在撥款方面絕對不小器,但只要醫學界固執於小圈子利益,人手的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為應付市民的指責,黃任匡等人又提出,可以引入英聯邦醫生,但強調不能引入內地醫生。但英聯邦醫生不諳中文,可以作為專家醫生引入,但肯定無法作為前線醫生直接服務廣大普通市民,而這正是香港最緊缺的崗位。而內地有不少高技術的醫生,廣東醫生更很多會講粵語,正是最能紓緩香港人手不足的問題。黃任匡等人的建議無疑是「頭痛醫腳」,這不過是那套歧視內地的「本土主義」的延續罷了。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