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民主黨靠攏「自決本土」死路一條\方靖之

時間:2018-12-05 03:17:54來源:大公報

  民主黨日前改選領導層,在「蜀中無大將」之下,胡志偉成功連任主席,代表民主黨新西及港島派系的尹兆堅和羅健熙分別當選副主席。但與上次改選相比,胡志偉和羅健熙的不信任票比率逾兩成,在一個幾百人的選舉中,出現逾兩成的不信任票當然不尋常,說明儘管在「小圈子選舉」之下,兩人的能力和表現並未得到黨員的全面認同。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民主黨新界東支部更爆發「未來接班人」林卓廷與舊「前綫系」的內鬥,隨時引發大批黨員退黨,令民主黨再次爆發嚴重分裂。

  迷失方向死抱對抗政治

  在內憂外患下連任主席的胡志偉表示,未來兩年工作將聚焦區議會和立法會換屆選舉工程。對於反對派過去兩次立法會補選連遇敗仗,被認為是流失了「本土派」選票,令日後選情響起警號,民主黨更表明會做好未來「中港關係」的論述,包括聆聽「本土議題」的聲音。有民主黨領導層更指,「本土派」支持者並非「鐵板一塊」,相信透過論述能挽回部分人支持;亦有領導層認為,與「本土派」的分歧並非不能挽救。

  看來,民主黨為了扭轉頹勢,未來將會進一步靠攏「本土自決」陣營,而其黨內的新一代如羅健熙、林卓廷本身立場亦與「本土自決」相近。胡志偉更指羅健熙去年發表的所謂本土論述「決議文」,更將成為民主黨未來的行動綱領雲雲。

  胡志偉及民主黨領導層對於民主黨江河日下的判斷是準確的,但斷對症卻開錯藥方。民主黨不斷流失市民支持,反對派在補選接連落敗,並非是因為不夠「本土」、不夠「自決」、不夠激進,而是社情民意正在轉變,但民主黨卻在死抱「老黃曆」,仍死抱以往對抗政治的一套,引起市民尤其是中間市民的反感。反對派將九龍西補選的失敗歸結於失去「本土自決派」的支持,言下之意,如果他們能夠多投這些「本土自決派」所好,更加靠攏他們路線,就可以爭取到他們支持,就不會出現九龍西補選兩連敗,但這是事實嗎?

  首先,民主黨這樣的判斷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過分誇大了「本土自決派」的勢力。回歸後民主黨參與了這麼多次選舉,那時哪有什麼「本土自決派」,反對派不是一樣取得過佳績嗎?現在反對派聲勢不斷下滑,他們就指是因為得不到「本土自決派」支持,何時這些人成為了選舉的決定因素?沒有這些「本土自決派」,反對派連選舉也不會嗎?

  反對派將敗選責任推到失去「本土自決派」支持上,但其實,「本土自決派」支持者由始至終都沒有支持過傳統反對派,尤其是民主黨。相反,不少「本土自決派」支持者更一直對民主黨等傳統反對派政黨恨之入骨,民主黨就算要唾面自乾,恐怕也不可能爭取到他們支持,就如羅健熙、林卓廷之流不是一直向「本土自決派」示好嗎?結果取得了什麼成效?民主黨現在還要去自討沒趣,他們真的連一點尊嚴也沒有嗎?

  民主黨當然應該檢討路線,推動黨內年輕化只是其中一項,所有政黨都在做,胡志偉沾沾自喜的指30名中委平均年齡42.8歲,是歷屆新低,視作一大政績,不過是貽笑大方。如果民主黨如此重視年輕人、如此重視新一代,在早前的九龍西補選為什麼不給機會黨內新人爭逐,而要密室「欽點」過氣政客李卓人,反而要一眾新人為老人抬轎?民主黨的路線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藥石亂投捨棄理性路線

  民主黨近年聲勢急挫,其實與所謂失去「本土自決」的青年支持無關,這些人從來都不是民主黨支持者,今日不是,將來也不是,民主黨近年的弱勢,是因為他們放棄了自己最大的優勢、放棄了自己最能吸納中間市民支持的路線,即做一個溫和、理性、務實的反對派,就如外國的「忠誠反對派」一樣,儘管同樣是在野、同樣以攻擊執政黨為己任,但卻能尊重憲制、顧全大局,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能夠守住底線。這本來就是反對派政治光譜中的最大「藍海」,也是最得到廣泛市民支持的定位。民主黨過去一直成為反對派龍頭,靠的不是「本土自決」,不是許智峯之流的發癲夠激,而是理性反對派路線,這是民主黨安身立命的本錢。

  然而,近幾年民主黨卻逐漸丟棄自己路線,在定位上愈走愈激,與激進派樂此不疲的在議會「拉布」,不斷向「本土自決派」以至「港獨派」伸出橄欖枝,甚至為「港獨派」聲援,在對中央的立場上也愈行愈遠,以對抗為綱,甚至公然打倒昨日的我反對「一地兩檢」、反對大型基建、反對兩地融合。而所謂民主黨新一代毫無政治定力,一味靠攏「本土自決」以為就可以開拓票源,結果卻是兩面不討好,左右不是人。在定位上左搖右擺,沒有察覺到民意在變,仍在搞對抗一套,罔顧中產、基層的呼聲,才是民主黨聲勢急速滑落的真正原因。這其實不單是民主黨問題,也是整個反對派的問題。李卓人得票大跌,在中產區的跌幅更不斷加大,難道不是反映了民意的向背嗎?民主黨還將問題歸結於所謂爭取不到「本土自決派」,要投其所好,向「本土」靠攏,這是執錯藥方,結果就是加速衰亡而已。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