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總統文在寅的大力斡旋下,第二次「特金會」似已萬事俱備,只欠敲定時間和地點。特朗普對朝無核化意願給予了高度評價,盛讚金正恩「非常開放、非常優秀」。
特朗普誇讚金正恩,已不是第一次。尚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曾發表過着名的「漢堡論」,稱若朝真願意「棄核」,他「可以和金正恩邊吃漢堡邊對話」。當時,這一說法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突發奇談」。
當美大兵壓境,半島戰事一觸即發時,特朗普仍未忘記其「漢堡論」,讚金正恩「非常聰明」,稱會在一定條件下「絕對且很榮幸」地與其會面。此舉被解讀為是美「極限施壓」下打出的「接觸牌」,旨在對朝分化。即使美朝「口水仗」升至最高級,雙方互秀核按鈕、互發戰爭威脅時,特朗普也未完全摒棄「會晤」,對朝最高領導人也未使用太過激言論。
今年以來,半島和解快速邁進,特朗普譽美之辭明顯增多。「特金會」籌備期間,特朗普稱充滿期待,讚「金正恩一直非常坦誠,非常值得尊敬」。即便籌備出現波折,特朗普取消會晤,但在致金正恩的信中仍對其「為促成會晤所付出的時間、耐心和努力表示萬分感謝」,並稱「曾感覺你我之間會有美妙對話」,措辭風格與特朗普喊打喊殺的個性大相逕庭。
「特金會」後,特朗普對金正恩好感度大幅上升。在對峰會感到「非常自豪和滿意」的同時,稱讚金正恩「是一個非常有天賦的人,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並指兩人「相互了解了很多,建立了非常特殊的情誼,讓其他人刮目相看」。或許受此情緒的影響,特朗普當即邀金正恩訪白宮,並在稍後突然叫停了美韓聯合軍演。
特朗普何以對金正恩情有獨鍾?有人稱,這是特朗普的風格,其往往「是根據本能而不是成熟做法行事」。也有人指,特朗普慣於向「政治強人」示好,以凸顯自己的強人形象。
金正恩是一位「八○後」,剛過而立之年,就能運籌帷幄,巧妙周旋於大國之間,有值得稱道的高明之處。金正恩比「四○後」的特朗普小近三十八歲,特朗普或許能從讚揚中體會到居高臨下「俯視」的優越感,並不感到掉價。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太想解決朝核問題了。在全世界一片「圍毆」聲中,特朗普太需要找到突破口,取得些外交政績。正如其在結束與金正恩的會晤後所言,「我們即將為這個世界解決一個非常大、非常嚴峻的問題」。為了讓朝「棄核」,說點好話又何妨。
但有一種傷害叫「捧殺」。如何與特朗普打交道,朝方自有應對之策。特朗普想憑幾句好話就解決朝核問題,未免太天真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