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社交平台發布《施政.再報告》第三集,聚焦招商引資,當中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過去一段時間吸引海內外企業來港落戶擴張卓有成效,這張亮麗成績單展現了特區政府的奮發有為,印證了香港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截至今年7月底,註冊本地公司總數超過150萬間,註冊非本地公司總數超過1.5萬間,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這背後反映的是本地及海外企業對香港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同。「一國兩制」之下,香港既有「一國」之利,又有「兩制」之便,成為跨國企業進入內地大市場的橋頭堡,也是內地企業揚帆出海的首選之地,「雙向平台」作用在招商引資方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香港招商引資成果超乎預期,離不開特區政府積極有為。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共引進84間從事前沿科技的重點企業,預計未來數年可為香港帶來500億元的投資。引進辦即將公布第5批共10多家重點企業,包括多家國際領先的醫療企業。事實上,香港近年引進的重點企業不僅涵蓋大數據、生命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及先進製造等四大領域,亦引入結合科創和文創的企業,有力推動香港創意文化產業發展,加快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建設。
另一方面,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特區政府的「耐心資本」,致力發掘和投資內地和海外的優秀團隊和優質企業,吸引它們來港落戶發展。目前港投公司已投資超過100個項目,當中超過10家公司已經或準備在香港上市的申請。這意味着,港投公司的投資將獲得市場回報,在壯大自己的同時,也擴大了發掘投資更多好項目的能力。
李家超在影片中提及兩家近年引入的企業,其中新加坡企業Kiztopia於2022年進軍香港,看中的正是香港成熟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有助其打造IP。短短4年間,Kiztopia已在香港大型商場開設了4間分店,同時引入旗下其他兩個品牌,計劃今明兩年內再開至少兩間實體店。另一家來自上海的西井科技去年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暨海外研發中心,借助香港本地高校、公營機構及企業資源,將業務打入28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逾200個客戶。這兩家企業來港後大展拳腳,是無數海外企業在香港取得成功的縮影。
在中央支持下,香港積極吸引海內外企業來港上市。今年初至今,已有50多家企業來港上市,其中不乏「A+H」模式,也有回流的中概股,助力香港重登全球新股集資額第一寶座。接下來還有200家企業排隊來港上市,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不斷得到鞏固。
展望未來,外圍環境變亂交織,貿易格局加速調整,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加速重塑,香港是挑戰和機遇並存,而機遇大於挑戰。李家超強調,香港招商引資的步伐不會停,只會越走越快,越走越穩。香港將繼續開拓中東、東盟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鼓勵更多國際企業通過香港連結內地市場,深化與內地企業的合作,同時吸引更多內地企業來港,把握香港獨特定位,布局全球市場。
香港招商引資碩果纍纍,彰顯「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助力香港加快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實現多元化發展。當然,形勢不斷在變化,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招商引資也面臨從「量」到「質」的提升,困難不容低估。但只要堅定發展方向,發揮好香港的「雙向平台」優勢,不斷優化制度提升營商環境,作為全球企業「成就夢想的地方」,香港未來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