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馬斯克推出AI百科全書 被指錯漏百出

時間:2025-11-23 05:02:39來源:大公报

  圖:維基百科VSGrokipedia

  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上月推出由人工智能(AI)編寫的在線百科全書Grokipedia,稱這是「比維基百科更好的替代品」。然而,其0.1版本一經上線,就被發現一些詞條照搬維基百科的內容,部分詞條還出現諸多事實錯誤。康奈爾大學的最新研究則顯示,Grokipedia在內容來源上存在嚴重問題,大量依賴被專家視為不可靠或充斥仇恨言論的網站作為信息源。

  【大公報訊】當地時間21日,Grokipedia推出其0.2版本,相比於此前的0.1版本,增添了逾10萬個詞條,修改了部分此前被指出「抄襲」維基百科的詞條。其網站頁面仍與0.1版本類似,僅標註「Grokipedia v0.2」的標題和一個供用戶輸入關鍵字的搜索框,在風格與結構上與維基百科相似,但規模明顯較小。

  根據Grokipedia主頁標註的信息,該網站目前收錄了約101.6萬個詞條,與之相比,維基百科的文章總數超過6500萬篇,光是英文版就有700多萬篇。不同於傳統的百科全書網站,Grokipedia沒有明確的人類作者,完全由AI編寫,並由馬斯克旗下初創公司xAI研發的AI聊天機器人Grok進行「事實核查」。

  Grokipedia多次引用納粹網站

  Grokipedia一經上線,就被發現直接照搬維基百科的內容。美媒NBC舉例稱,「星期一」(Monday)等一些詞條,Grokipedia的內容與維基百科基本一致。PlayStation 5和Lincoln Mark Ⅷ的頁面內容也幾乎與其維基百科對應頁面一字不差、逐行相同。在新推出的0.2版本中,Grokipedia改寫了這些詞條的內容,不過,幾乎在每個詞條頁面底部,都出現了「內容改編自維基百科」的信息,被認為是「免責聲明」。

  此外,Grokipedia中還存在大量的事實錯誤。英國歷史學家埃文斯指出,Grokipedia曾錯誤聲稱出生於1917年的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經歷了1923年德國的惡性通貨膨脹,還稱他是皇家通信兵團的軍官。專家普遍認為,考慮到大語言模型的「幻覺」問題,Grok的「事實核查」並不可靠。

  康奈爾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Grokipedia在內容來源上也存在嚴重問題。研究人員在抓取並分析了Grokipedia超過88萬個詞條後發現,其中包含12522次引用極低可信度網站。數據顯示,Grokipedia還引用新納粹網站Stormfront多達42次,陰謀論網站Infowars約34次,白人民族主義網站VDare多達107次。

  研究指出,Grokipedia引用這些被認為可信度極低的網站的頻率是維基百科的三倍。約5.5%的Grokipedia文章至少包含一個被英語維基百科社區列入黑名單的來源。

  維基創始人:AI仍不夠格撰寫百科

  近年來,馬斯克多次表達對維基百科的不滿,批評其存在「政治偏見」。馬斯克甚至一度挑釁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士,稱如果維基百科改名為「Dickipedia」,他願意捐款10億美元。

  面對Grokipedia對維基百科發起的所謂「挑戰」,威爾士回應稱,他對Grokipedia並不抱有太大信心,認為其「不太可能創造出什麼有用的東西」。

  威爾士稱,無論是ChatGPT、Grok或其他大語言模型,仍會犯下嚴重錯誤,「它們仍不夠格撰寫條目。」威爾士稱,這場爭論的核心並非與馬斯克的個人恩怨,而是他對所有大語言模型試圖打造「可信網絡信息來源」表示懷疑。不過,威爾士也認為AI仍可在有限範圍內輔助維基百科,例如從現有資料中挖掘應補充進條目的內容,幫助編輯更快完成工作。

  (綜合報道)

  維基百科VSGrokipedia

  誰來編輯?

  根據維基百科的設定,任何能訪問互聯網的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包括匿名用戶和註冊用戶。所有使用者都可以編輯未受保護的頁面,但某些受保護頁面只能由特定用戶編輯。而Grokipedia只在幾個頁面上有「編輯」按鈕,但點入卻顯示編輯已完成,不能更改。

  具體內容?

  目前Grokipedia的網頁設計和維基百科一樣非常基本、簡單,不過Grokipedia沒有相關圖片。馬斯克宣稱會比維基百科「大幅進步」的Grokipedia,有些內容明顯是抄自維基百科,比如Macbook Air的詞條底部有一條明確標示資料來自維基百科,而PlayStation 5、Monday等詞條頁面上的內容幾乎與維基百科的對應詞條一模一樣。

  事實核查?

  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就在於其每個條目都必須要在可靠來源中得到驗證,即收錄的內容需要有已發表的資料作為依據和支持,編輯者有責任為內容進行事實核查,為其提供可靠來源。Grokipedia沒有明確的人類作者,其文章由馬斯克旗下新創公司xAI研發的AI聊天機器人Grok進行事實核查。不過,已有事實證明,AI有時會出現「幻覺」,給出看似合理但實際為杜撰的內容。

  大公報整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