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5施政報告 重建篇/放寬地積比轉移 推動市區重建

時間:2025-09-18 05:01:44來源:大公报

  圖:市建局建議將佐敦的文華新村(八文樓)重建成西九龍另一個地標式的綜合發展區。\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本港樓宇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三招,利用新發展土地推動市區重建,當中包括放寬地積比率轉移安排,容許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跨區轉移;放寬七個指定地區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兩成,並容許轉移至北部都會區或其他地區用作投地時扣減地價等。目標明年上半年推出措施。

  香港測量師學會認同措施方向正確,有發展商認為,新措施可增加經濟誘因,推動迫切的舊區重建。\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我們會以新思維利用新發展土地推動市區重建」,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三項新措施(詳見列表),推動市區重建,除配合市建局檢討重建賠償安排而預留用地外(見另稿),政府亦鼓勵私人力量參與市區重建。

  容許轉移至北都或跨區使用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50年以上樓宇每年增加約500棟,但重建樓宇每年約160棟,可見香港樓宇老化速度較重建速度快,須增加市場重建誘因,加快舊區重建速度。當中地積比轉移並非新事物,但暫時只適用於油麻地及旺角的重建項目,轉移至同一分區計劃大綱圖上的「接收地盤」,轉移樓面上限為「接收地盤」准許總樓面面積的30%,政府計劃放寬安排,容許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跨區轉移到其他地區以至新發展區,「地盤面積是否設下限、轉移面積是否沿用30%上限,我們會再聽業界意見。」對於如何處理跨區地價的差價,消息人士稱政府當局仍在思考中,細節未有定案。

  至於在七個指定地區試行適度增加重建項目地積比率,消息人士表示,相關地區包括長沙灣、馬頭角、旺角、西營盤與上環、荃灣、灣仔及油麻地,是去年生效的強拍條例所指定的七個具較迫切重建需要的地區。目標是針對樓齡超過50年、地盤面積至少700平方米的項目,政府擬透過重建可獲增加兩成樓面作為鼓勵誘因,並容許將增加的地積比率轉移至北都或其他地區使用,或轉為金額用作抵銷在投地或進行其他項目地契修訂、原址換地所須繳付的地價。

  措施類似政府70、80年代在新界收地採用的換地權益書制度,但據悉,政府為避免炒賣,將禁止轉售有關地價權益,而涉及地價金額則由地政總署按當時的地價作出評定。

  消息人士表示,三項建議皆不涉及修例,將於今年10月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方案,其後會進行兩個月諮詢,目標是明年上半年推出措施。

  研究將工業用地改劃作住宅

  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表示,現時收購舊樓成本非常高,即使現時可透過強化條例去做併樓或上法庭的程序,時間仍比較長。他認為利用新發展土地推動市區重建方向正確。恒基地產執行董事黃浩明表示,歡迎政府提出以新思維推動市區重建,預期可增加經濟誘因,積極推動迫切的舊區重建。

  此外,為釋放市區工業用地,政府今年將展開新一輪研究,將部分工業用地改劃作住宅、商貿等用途,明年內提出建議,包括活化工廈計劃未來路向。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