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萊茵金屬位於德國的新彈藥工廠8月27日投產。\路透社
歐洲防務局2日表示,歐盟27個成員國2024年防務開支總金額達到前所未有的3430億歐元,預計今年將再創新高,達到3810億歐元(約3.5萬億港元)。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國家紛紛以應對「俄羅斯威脅」為由增加防務開支,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亦不斷就軍費問題向歐洲施壓。然而,歐盟經濟低迷,民眾對軍費擠壓民生開支大為不滿,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多國近期爆發反對增加軍費的示威。
【大公報訊】歐洲防務局2日發布2024年至2025年度國防數據報告,列出27個歐盟成員國的防務開支。2024年,歐盟防務開支達到3430億歐元,較2023年增加19%,佔歐盟總GDP的1.9%。歐洲防衛局稱,今年歐盟防務開支將達到3810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其中近1300億歐元用於新型武器等投資項目。歐盟委員會上周披露,為協助成員國擴充軍費而設立的1500億歐元貸款已分配完畢,19個成員國申請了資金。
軍工廠以三倍速度擴張
在特朗普施壓下,包括23個歐盟國家在內的北約成員國承諾將把防衛開支增至GDP的3.5%,加上基礎設施與網絡安全等更廣泛支出將達到GDP的5%。北約8月28日稱,所有成員國今年都將達成此前設定的2%目標,但僅有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達到3.5%的新目標。歐洲防務局局長登克表示,想要實現3.5%的目標需要加倍努力,將歐盟每年的防衛開支增至6300億歐元以上。
英媒8月分析歐洲37家防務公司共150處生產設施的雷達衛星數據發現,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軍工廠建設活動加速,軍工企業以和平時期3倍的速度擴張,新增工業用地面積超過700萬平方米。8月27日,德國最大軍工企業萊茵金屬公司在德國下薩克森州為其新彈藥工廠舉行投產儀式。萊茵金屬透露,該工廠今年將生產2.5萬枚155毫米口徑火炮彈藥,明年增至14萬枚,2027年起年產量達到35萬枚,屆時將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彈藥生產基地。
萊茵金屬近日還簽署協議,在羅馬尼亞投資5.5億歐元建造一座火藥工廠,並計劃投資10億歐元在保加利亞建造彈藥和火藥工廠。今年3月,法國重啟位於多爾多涅省貝爾熱拉克市的Eurenco火藥工廠。
由於在烏克蘭問題上與美國分歧加深,歐盟近年試圖在軍工領域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今年,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重新武裝計劃/2030年戰備計劃》,明確規定成員國若想獲得貸款支持,其採購的武器裝備中至少65%的零部件應來自歐盟內部或烏克蘭、挪威、瑞士等夥伴國。
但有分析指出,歐盟想要彌補與美國的差距並不容易,目前僅法國軍工產業鏈較為完備。
預算危機或致法政府垮台
歐盟提高防務開支的計劃在經濟方面也面臨阻礙。法德兩國近年均因為預算問題出現政治動盪。2024年,法國政府未經國民議會投票,強行通過預算案,導致時任總理巴尼耶領導的政府垮台。近日,新總理貝魯又宣布將於本月8日舉行政府信任投票,以爭取國民議會對預算案的支持。貝魯提出的預算案包括削減福利以減少赤字,並提議取消2個公共假日,但防衛開支仍將增加。這份預算案在法國極度不受歡迎,多個在野黨已表示將投票反對貝魯,意味着法國很可能再次陷入政治危機。
近期,歐洲多國舉行反對增加軍費的示威。6月北約峰會在荷蘭海牙召開期間,多國示威者聚集在海牙。荷蘭示威者路易指出,增加軍費不會讓歐洲更安全,特朗普施壓的目的是想讓美國軍火商賺更多錢。斯洛文尼亞亦舉行遊行活動,示威者勞拉說,增加軍費意味着教育、醫療和退休金等民生開支被蠶食。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