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美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 中小企業叫苦

時間:2025-08-30 05:02:27來源:大公报

  圖:美國郵政局洛杉磯中心的郵政工作人員正在分揀郵件和包裹。\法新社

  美國政府從8月29日起永久取消對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小額關稅豁免,並設有6個月過渡期,寄件人可選擇依貨物來源國支付每件80至200美元不等的固定關稅。受相關政策影響,包括歐洲、日本、韓國在內的30個國家及地區的郵政系統已暫停向美國寄送貨物。分析指出,此舉不僅將衝擊依賴跨境電商的小型企業,也將對美國低收入消費者造成巨大影響。

  【大公報訊】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在當地時間29日凌晨12時01分起(本港時間29日中午12時01分),正式取消價值800美元(約合6240港元)以下包裹享有的小額豁免政策。美國官員強調,這是一項「永久性改變」,即便是與美國關係密切的貿易夥伴,也不可能恢復豁免。

  根據CBP提供的指南,經由快遞公司(如德國DHL等)的出口美國小額包裹,將根據包裹價值計算關稅;外國郵政系統獲六個月過渡期,期間可選擇根據包裹價值計算關稅,或直接支付固定關稅額,每件包裹關稅額介乎80至200美元不等。此項過渡安排於2026年2月28日結束後,屆時所有包裹統一徵稅,具體關稅率取決發貨地。

  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終止了對來自中國商品小額關稅豁免政策,如今將範圍擴大到所有國家,號稱要堵塞「災難性的(關稅)漏洞」。

  物流成本激增

  根據CBP數據,美國去年接收小額包裹超過13.6億件,每天近400萬件,總值達646億美元。雖然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聲稱,取消小額豁免將為美國政府增加每年約1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但外界認為,依賴跨境電商的美國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將付出慘痛代價,衝擊全球電商和快遞市場。

  據悉,最新關稅政策近期已擾亂了全球電商及物流供應鏈,並導致30個國家及地區的郵政系統目前暫停向美國寄送貨物,包括歐洲、墨西哥、澳洲、日本和韓國等。部分國家的郵政系統表示,至少需要數個星期,才能釐清和處理將小包裹運送到美國的問題。

  最先受衝擊的可能是美國中小企業。他們依賴小額豁免進口中間品或特色商品,一旦成本上升或無法採購,將在本土市場產生連鎖衝擊。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經營時裝店的特蘭諾表示,自己販賣的女性服飾與配件中有超過70%的商品是從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小型時裝品牌進口,她幾乎每周都向歐洲下訂低於800美元的包裹訂單。她表示,政策公布後,她越來越傾向於關掉店舖。

  為小企業提供平台的美國電商平台也壓力倍增。Etsy平台上周宣布暫停國際郵政郵寄服務,建議賣家改用成本更高的商業快遞。eBay則通知依賴外國郵政體系出貨的賣家,可能需要尋找替代的出貨渠道。

  此外,無數海外出口商也準備暫停業務。英國小型企業聯合會政策主席麥肯齊表示,超過20%的英國小型企業表示,他們已經停止或可能完全停止對美國出口。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CFIB)調查則顯示,約20%的中小企擔心新關稅導致它們在未來6個月內倒閉。

  美低收入家庭百上加斤

  除中小企業外,已經承受高通脹的美國消費者,尤其是低收入群體,也會成為受害者。跨境物流公司FlavorCloud行政總裁沙拉德認為,小額豁免取消將直接影響大量消費品,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據FlavorCloud本月15日釋出的數據,來自加拿大的營養補充品售價將從37美元上漲至約60美元,漲幅約60%。韓國美容品零售商Olive Young則宣布從8月27日起,對所有美國訂單徵收15%的關稅。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今年的預測,取消小額豁免可能使美國消費者損失至少109億美元,相當於每個家庭損失136美元。研究發現,低收入和少數族裔消費者將受到最大影響,因為他們更依賴更便宜的進口商品。美國全國經濟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寄至最貧窮郵區的包裹多達75%是小額包裹,而最富裕郵區的比例只有52%。

  (綜合報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