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碟中畫」《蝴蝶夫人》/《青樓雪月花.玉屋內春日野》
四月二十七日周日,我實現了重要的人生清單之一:在柏林愛樂大廳現場聽了一場柏林愛樂樂團的音樂會。這場由指揮佩特倫科執棒的精彩絕倫且令人意猶未盡的演出是一場沒有布景的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對我而言也是一次完全嶄新的觀賞體驗。藉着演出的餘溫,本周推薦一張名版《蝴蝶夫人》。這張由ANGEL天使廠牌灌錄並發行的版本由二十世紀偉大的希臘女高音瑪麗亞.卡拉斯領銜獻唱,「指揮帝王」赫伯特.馮.卡拉揚執棒斯卡拉劇院管弦樂團及合唱團聯袂演繹。由於劇中女主角「蝴蝶夫人」巧巧桑的身份是一名日本藝伎,專輯封套應景地選擇了一幅日本浮世繪作品,由日本最偉大的「美人繪」畫家喜多川歌麿所繪《青樓雪月花.玉屋內春日野》。
相比較以日本風景浮世繪聞名於世的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喜多川歌麿以描繪江戶時代青樓中的風塵女子而獨樹一幟。這幅浮世繪版畫出自畫家備受歡迎的「青樓雪月花」系列。在他的「美人繪」作品中,人物設色算不上豐富,多以簡約的完整色塊來呈現女子和服,如這幅《玉屋內春日野》在輪廓線中用黑色和橙色在兩位女子身上的「填色」使用。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中最令人着迷的特質是他通過寥寥數筆的線條勾勒出女子魅惑的神情。在包裹嚴實的和服中露出流暢的肩頸線條,柳葉眉咪咪眼加櫻桃小口的標準配置,為我們留下了關於江戶時代日本藝伎最具辨識度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畫中婀娜多姿的黑袍美貌藝伎坐在書桌前右手執筆,左手握着剛剛書寫完的執扇,扇面上行雲流水的行草側面展現出藝伎的多才多藝。由於版式所限,封套裁掉了坐姿藝伎的坐墊,以及右側喜多川歌麿的簽名和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