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男女預期壽命差距拉大
【大公報訊】綜合CNN、《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美國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差距,達到了近30年的最大數值。2021年,美國女性的預期壽命比男性長5.8歲,是26年來美國男女之間最大的預期壽命差距。研究人員認為,造成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有更多男性死於新冠疫情和吸毒濫藥,另外還有吸煙以及自殺和心臟病的死亡率上升等。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總體而言,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人的預期壽命下降了不止2.5歲,從2019年的78.8歲降至2020年的77歲,再到2021年降至76.1歲。
除了總體人口的預期壽命下降,不同性別之間的預期壽命差距也拉大。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衞生學院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最新研究顯示,2021年,美國女性預期壽命為79.3歲,而男性為73.5歲,差距達5.8歲,創下自1996年以來的最大差距。相關研究已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
男性死於新冠人數較高
上述研究主要是分析了CDC公布的死亡數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住院醫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布蘭登.嚴(Brandon Yan)說,在20世紀初,美國女性的預期壽命僅比男性高2歲,在接下來的75年裏,這一差距開始擴大,主要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男性吸煙並患上心血管疾病或肺癌。不過,隨後吸煙率下降,男性因吸煙造成的心肺疾病的死亡人數有所減少,差距開始縮小。
但到了2010年,這一差距又開始擴大,由於鴉片類藥物氾濫,越來越多的男性濫藥致死,使其死亡率升至女性的兩倍多。當時美國女性的預期壽命為78.1歲,男性的預期壽命為76.3歲。男性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更大,而且兇殺和自殺率也更高。從2010年至2019年間,美國男女預期壽命差距擴大的最大因素,是男性因意外傷害、糖尿病、自殺、他殺和心臟病而導致死亡率上升,不過男性和女性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的死亡率較為相似,孕產婦死亡率的增加也拉近了當中的差距。
從2019年至2021年間,新冠疫情爆發,美國有超過1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導致美國人整體預期壽命急劇下降,從78.8歲降至76.1歲。其中,男性死於新冠的比率高於女性,2021年,平均每10萬名男性131人死亡,而女性則為82人,成為兩者差距擴大的最主要影響因素。報告解釋稱,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既有生理原因:男女在炎症和免疫反應存在差異;也有社會原因:男性更有可能從事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和死亡率較高的行業工作,包括交通運輸、農業和建築業,或者囚禁於監獄或無家可歸,而女性更有可能會選擇接種疫苗。
美國人心理健康全面惡化
除了新冠疫情,美國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預期壽命差距,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濫藥造成的。根據CDC五月份公布數據顯示,去年,美國約有10.96萬人死於吸毒過量,創下新高,且高於當年美國死於槍擊和車禍的總人數。2022年因過量服用以芬太尼為主的合成鴉片類藥物導致的死亡人數約為7.5萬人,較2021年增長4%。自2000年以來,美國因過量用藥致死總人數已超過100萬人。
還有許多男性死於他殺或自殺。布蘭登.嚴說:「所有這些都表明美國人心理健康狀況全面惡化,尤其是男性。」研究報告中更提到:「濫藥死亡、他殺和自殺的增加,凸顯了人們心理絕望和槍支暴力造成的雙重死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