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北約標準的155mm口徑炮彈價格大漲,圖為一名以色列士兵正在搬運一枚155mm炮彈。\法新社;左下圖:以色列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是攔截哈馬斯火箭炮的重要裝備。\美聯社;右下圖:今年2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斯克蘭頓陸軍彈藥工廠內,一批155mm炮彈準備運出。\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CNN、《華爾街日報》報道:俄烏戰爭未見停息,巴以新一輪衝突又爆發,兩場熱戰同時開打,軍火市場供不應求,西方趁機大發戰爭財,一方面軍事援助烏克蘭,另一方面又面對以色列消耗大量武器的需求,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甚至有國防官員鼓吹武器短缺,要求再加大武器製造採購。
今年北約工業論壇於當地時間24日至2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瑞典國防資源管理局總監馬滕松(Goran Martensson)在論壇上承認,由於軍備產能有限,確實存在軍事資源競爭疑慮。他指歐洲及美國需要更大的產能,才能滿足兩線戰事援助需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亦表明,成員國的軍事產能明顯不足以應對現時的全球危機,需要提高產能確保足夠軍需產出。
自去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國家的國防承包商已經加緊生產武器彈藥,但產量仍低於烏克蘭戰場上消耗的彈藥和裝備數量。芬蘭軍備集團Patria行政總裁勞塔林科(Esa Rautalinko)指出,多數軍備企業在現有生產設備下已全力生產,若要加大產能需要新投資。而且,他估計新生產設備可能在2至5年內才可投入服務。
軍工廠憂停火後需求下跌
報道指,目前烏克蘭需要大量火炮彈藥,特別是北約標準的155mm口徑炮彈,而以色列則需要精確制導彈藥和鐵穹攔截彈。如果以色列對加沙發動地面戰,以軍也將對155mm口徑炮彈和其他武器產生驚人的需求,但目前美國及其盟友的產能,已經為援烏而見頂了。
由於供不應求,軍備的價格亦上漲。斯托爾滕貝格的高級軍事顧問、荷蘭海軍上將羅布.鮑爾表示,北約標準的155mm口徑炮彈是西方最基本的武器之一,在去年俄烏衝突爆發之前,各國政府每枚炮彈的成本約為2100美元,而後來這些炮彈需求過熱,價格則翻了4倍,達到約8400美元(約6.6萬港元)。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呼籲軍備生產商,應該立即加大產能。業界人士希望獲得保障,以防在應需求擴大產能之後,各方停火需求下跌。
近幾個月來,美國投入數十億美元改造工廠,提高軍備產能,還簽署了近250億美元的合同來援烏並補充美國庫存。歐洲各國政府也下了許多訂單,卡拉斯說,歐盟今年春天承諾在一年內向烏克蘭提供100萬枚炮彈,但目前尚未兌現。
美軍工復合體又賺一把
對於巴以新一輪衝突的爆發,勞塔林科表示,中東衝突增加了歐洲國防工業的不確定性,這不僅僅是以色列和美國的事情。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稱,美國是迄今為止以色列最大的軍事裝備和資金供應國,同時德國也是一個重要的供應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RTX、波音等公司在以色列總共有數百名員工,他們正在合資開發以色列的鐵穹導彈防禦系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在歐洲擁有2000多名員工,今年迄今為止,炮彈、裝甲車和軍用橋樑需求大漲,使其價格上漲了15%。
美國總統拜登20日正式要求國會為大規模安全計劃撥款近1060億美元,其中包括對以色列、烏克蘭,以及所謂「印太地區」的軍事和安全援助。另外,一位高級國防官員上周表示,五角大樓已將今年準備補充駐歐洲美軍的炮彈庫存轉運送往以色列。官員們表示,雖然以色列自己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但長期的地面作戰可能會耗盡該國的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