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多國超導概念股大起大落

時間:2023-08-05 04:03:12來源:大公报

  圖:AMSC公司業務與超導體無關,因名字巧合股價大漲。\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受韓國團隊發布的論文影響,圍繞超導體領域的炒作近期興起,超導體研究相關的股票經歷大起大落。

  7月22日,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稱,該團隊成功合成了常壓下的室溫超導體LK-99。消息傳出,「超導體」一詞迅速在網絡走紅。中國和美國相關團隊8月1日也相繼發布類似成果,帶動全球相關概念股暴漲。不料,韓國超導低溫學會成立的專家驗證委員會3日表明,LK-99不是常溫超導,概念股應聲而跌,多家公司紛紛發聲明否認涉足室溫超導業務。

  《華爾街日報》指出,鑒於目前製造LK-99的專業知識集中在韓國、中國等亞洲國家,投資者認為,這些國家的公司更可能在超導體的開發和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儘管韓國交易所發出了投機押注和不公平交易的警告,但投資者仍然繼續湧入。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許多與超導體並無強關聯的公司也「歪打正着」,搭上了股價暴漲的便車。8月1日,美國超導體公司(AMSC)股價一度暴漲近150%,最終收盤漲逾60%。這代表,這家公司名稱中擁有的「超導體」的字眼,讓投資人蜂擁搶買其股票。

  但事實是,美國超導公司對新的超導體材料並沒有興趣,也不擁有這種材料。據悉,AMSC的分類是電力設備業者,主要業務是提供軍事用途的電力系統,與常溫超導體的研發並無關聯。

  分析指出,室溫超導的研發進展引發各國資本市場大起大落,其中不乏概念炒作的因素,但更深層次來看,是各國都想搭上技術革命的快車、對稀有原材料及開發主導權的戰略博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