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共聚聚甲醛廣泛應用於汽車配件、電子電器、工業機械、日常用品、醫療器具等領域。圖為觀眾在博覽會參觀手術機器人。\新華社
中國商務部18日消息稱,去年5月19日,商務部(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4年第18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歐盟等進口共聚聚甲醛(下稱「被調查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據商務部建議決定,5月19日起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
專家表示,此次針對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並非反制美國「對等關稅」的舉動,兩者之間並無關聯。\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調查機關最終認定,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傾銷,中國大陸共聚聚甲醛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商務部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徵收反傾銷稅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5年5月19日起,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
美產品佔比最大 達14.98%
被徵收反傾銷稅的國家和地區中,美國最高。其中,泰科納聚合物公司和美國其他公司均為74.9%;歐盟的塞拉尼斯生產德國有限及兩合公司和其他歐盟公司均為34.5%。台灣地區公司中,台灣寶理塑膠股份有限公司為3.8%,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4.0%,其他台灣地區公司為32.6%。日本公司中,寶理塑料株式會社和其他日本公司均為35.5%,旭化成株式會社為24.5%。
共聚聚甲醛(POM Copolymer)可直接用於或經改性(指通過物理和化學手段改變材料物質形態或性質)後用於汽車配件、電子電器、工業機械、日常用品、運動器械、醫療器具、管道管件、建築建材等領域。
《現代化工》期刊顯示,從進口情況看,2024年中國聚甲醛進口主要來自美國、馬來西亞、德國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其中,來自美國的有5.94萬噸,佔進口總量的14.98%;來自馬來西亞的5.72萬噸,佔進口總量的14.44%;來自德國的5.06萬噸,佔進口總量的12.72%。以上3個國家進口合計佔中國聚甲醛進口總量的42.18%。
據預測,世界聚甲醛需求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預計到2028年全球聚甲醛需求量將達到177萬噸。中國市場仍是全球聚甲醛需求最大的市場。
中國此舉合理合法合規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大公報》表示,中國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符合世貿組織的公平貿易原則,也符合中國的反傾銷相關條例,這是確保公平貿易的正確做法,中國此舉合理、合法、合規。至於是否與當前中美貿易戰升級有關,白明認為,不應對此過度解讀。反傾銷是各個國家都會用到的維護貿易公平的常規性做法,縱然美國單方面升級關稅戰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但針對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並非反制美國「對等關稅」的舉動,兩者之間並無關聯。
白明認為,中國展開反傾銷調查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國際貿易的長期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糾正以低價擾亂市場的行為,為國內產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