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調查報告揭BBC經濟新聞誤導公眾

時間:2023-02-01 04:25:28來源:大公报

  圖:英國經濟不景氣,多個行業罷工,政府近期推出的反罷工法引發更多示威。\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每日電訊報》、《金融時報》、《每日郵報》報道:一份1月29日發布的獨立調查報告指,英國廣播公司(BBC)關於稅收、公共開支、政府債務等重要經濟議題的報道有失偏頗,很可能會誤導公眾。報告指出,很多BBC記者缺乏基礎的經濟學知識,有時還會故意誇大其詞進行炒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會好轉,但英國恐成為唯一一個陷入衰退的主要經濟體,不知BBC又會如何解讀。

  BBC董事會委託經濟學家邁克爾.布拉斯特蘭德和安德魯.迪爾諾特對BBC經濟報道進行專題審查。布拉斯特蘭德和迪爾諾特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的1.1萬條報道,並採訪超過100人後發現,太多BBC記者缺乏基礎的經濟學知識,大量英國民眾反映「無法理解」BBC的報道。

  故意炒作博眼球

  兩位專家在調查報告中指出,不懂經濟的BBC記者心存偏見,在報道中向公眾灌輸「債務是不好的」、「增加公共開支是好事」、「減稅是好事」等有失偏頗的觀點,有誤導公眾之嫌。不僅如此,為了達到「聳人聽聞」的效果,BBC有時會故意進行炒作,手段包括有選擇性地呈現數據。

  報告指出,BBC經常在報道中使用通俗但不準確的類比,例如形容政府債務如「刷爆信用卡」;或是用詞受主觀情緒影響,例如稱英國債務金額「慘不忍睹」、政府有減稅的「空間」等。布拉斯特蘭德和迪爾諾特表示,BBC對公眾進行了「過度干預」,阻礙他們正確理解英國經濟形勢。

  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IPPR)執行董事羅伯茨表示,早在2020年,他和其他一些經濟學家便對BBC的經濟報道提出質疑。羅伯茨批評說,BBC將政府借債比作刷信用卡的說法不準確,有誤導公眾之嫌,且會產生政治影響,最新出爐的報告證明BBC的確未能保障報道公正性。

  報告還指出,BBC過度關注航空業和「又大又閃亮的新鐵路」,卻忽視了公眾更常用的巴士,因為編輯們認為後者「無聊」。兩位專家說:「如果你們根本不坐巴士,那麼這也許在你們眼中是無聊的。但乘坐巴士的公眾對這個話題有興趣,你們應該讓報道變得有趣。」

  英國網友表示,BBC的偏見「顯而易見」。前工黨議員古德曼亦現身說法,表示自己曾接受BBC採訪,但見到的記者非常不專業。古德曼事後進行投訴,而BBC的解決方式是把她列入「黑名單」。

  BBC董事會稱,BBC總裁戴維及其團隊將針對報告指出的問題制定應對方案。但BBC堅稱,其經濟報道不存在「系統性偏見」,並未傾向某一個政治立場。

  IMF警告英國今年陷衰退

  報告表示,雖然BBC的報道有時傾向左翼,有時傾向右翼,但總體而言似乎在為英國政府的財政政策說好話。不論BBC的報道如何充滿偏見,但英國經濟陷入衰退是基本共識。英國政局近期並不穩定,財政政策更是一片混亂。IMF於1月30日警告指,在通脹、抵押貸款成本上升和加稅的重壓下,英國家庭支出將出現下滑,英國恐成為今年唯一陷入衰退的主要經濟體。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指出,2022年12月,英國通脹率仍維持在10.5%的高位,消費者和企業持續受到高能源價格影響;英國央行將繼續加息以遏制通脹,又將令借款人受到利率上升的打擊。IMF預測,今年英國經濟將萎縮0.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經濟前景變得更加光明,就連受到西方大規模制裁的俄羅斯都將增長1%。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