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不容忽視/南非印度促英王室歸還瑰寶

時間:2022-09-17 04:24:48來源:大公报

  圖:伊麗莎白二世在加冕禮上頭戴帝國皇冠,手持君主權杖,上面鑲嵌的巨大鑽石來自南非。\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CNN、BBC、《紐約郵報》報道: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前殖民地南非、印度等國要求英國王室歸還寶石的聲浪愈發高漲。南非活動人士要求英國歸還鑲嵌在君主權杖上的鑽石「大非洲之星」,以及鑲嵌在帝國皇冠上的「庫里南2號」;印度則要求歸還鑲嵌在伊麗莎白皇太后冠上的「光之山」鑽石。

  已故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國葬將於19日舉行,她的靈柩目前放置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宮,24小時開放民眾瞻仰。英女王的靈柩上方,放置着她加冕時佩戴的帝國皇冠,這枚皇冠上的鑽石以及其他王室珠寶,在南非、印度等前英國殖民地國家再度掀起爭議。

  帝國皇冠上鑲嵌的巨大鑽石名為「庫里南2號」,這枚鑽石是從3106克拉的「庫里南鑽石」上切割而來。1905年,南非庫里南礦場開採出目前存世最大的鑽石原石,後切割成九顆主石及96顆小鑽石。除鑲嵌在皇冠上的「庫里南2號」外,重約530克拉、最大的「大非洲之星」(又稱庫里南1號),目前裝飾在英國君主權杖上,剩下的七顆主石全為伊麗莎白二世的私人收藏。

  鑽石見證血腥殖民史

  1899年至1902年,英國殖民者出於掠奪金礦等原因,與當時的德蘭士瓦共和國(今南非北部)等南非政權爆發戰爭。戰爭結束後,德蘭士瓦淪為英國殖民地。殖民政府1907年將「庫里南鑽石」獻給國王愛德華七世。

  英女王去世後,南非民間團體要求英國歸還珍寶的呼聲越來越高,超過6000人簽署請願書。南非活動人士薩貝洛說:「庫里南鑽石必須立即歸還南非。」他補充說:「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的礦物,繼續以犧牲我們人民的利益為代價造福英國。」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9日發布推文,歌頌英女王功績。在這條推文的評論區,有南非網友寫道:「你(南非總統)問過英女王什麼時候能把南非鑽石還回來嗎?」

  英國皇家收藏信託基金會辯稱,鑽石是由德蘭士瓦政府購買,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愛德華七世。南非大學非洲政治學教授本耶拉駁斥這種說法,「接受一顆被盜鑽石並不能成為受贈者開脫的藉口。『大非洲之星』是一顆血鑽……私人採礦公司、德蘭士瓦政府和大英帝國都是殖民網絡的一部分。」

  多國促英歸還文物

  在另一頂伊麗莎白皇太后冠上,還鑲嵌着一顆名為「光之山」的105克拉鑽石。「光之山」據信起源於印度南部,18世紀落入英國東印度公司手中,被維多利亞女王收入囊中。英女王去世後,有網友在推特上發文稱:「英女王去世了,我們能否要回我們的『光之山』?這是英國人從印度偷的。」

  另外,帝國皇冠上的「黑王子」紅寶石(尖晶石)、「斯圖爾特」藍寶石;白金漢宮展覽室中的「帖木兒」紅寶石(尖晶石)等英王室收藏的寶石,全都飽含爭議,被廣泛認為是從印度、阿富汗等亞洲地區掠奪而來。著名的大英博物館也收藏了不少「贓物」,包括希臘的帕特農雕塑、貝寧青銅器和中國多朝代文物等,英方始終拒絕歸還。

  王室財富建立在奴隸制上

  英女王去世後,南非在野黨「經濟自由鬥士」發言人馬蒂斯說:「已故英女王在長達半個多世紀時間裏,到處炫耀掠奪來的鑽石。」EEF發表公開信,表示「對我們來說,她的去世提醒了我們這個國家和非洲歷史上一個非常悲慘的時期。」

  在肯尼亞,民眾回憶起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即位時,肯尼亞反英國殖民團體發動武裝起義,這場長達8年的「茅茅起義」遭到英軍殘暴鎮壓,有數十萬人遭到逮捕,上萬人喪命。98歲的肯尼亞老兵卡亨蓋里也曾加入茅茅起義。他說:「他們(英國人)佔領我的土地,剝奪我與生俱來的權利。」卡亨蓋里回憶起被英國軍隊拘留在一個營地中,遭到毆打並被剝奪食物。

  多倫多大學研究非洲文化的教授沃爾科特說:「英女王的個人財富建立在奴隸制、殖民化、死亡和種族滅絕之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