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狼子野心/印太經濟框架談判 各國冷眼觀望

時間:2022-09-09 04:24:45來源:大公报

  圖:研發人員在韓國SK海力士半導體廠房內工作。\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日經新聞、路透社、彭博社報道:由美國主導、共14國加入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8日至9日在美國洛杉磯召開部長級會議,計劃就半導體、稀土、醫療用品等重要物資的供應鏈中斷,建立信息共享及替代採購機制等問題進行協商,但未有具體細節,且不會觸及成員國最關心的下調關稅等措施。日媒稱,由於沒有實際利好,除美國外,其他成員國對IPEF至今「反應冷淡」。

  美國總統拜登今年5月出訪日本期間,宣布啟動IPEF協商,迄今已有美國、日本、韓國、澳洲等14個國家表態加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毫不掩飾地表示,該框架旨在向「印太」國家提供「中國以外的選項」。有評論,相較於貿易協定,不如說IPEF是美國一手打造的「遏制中國的地緣政治工具」。

  談判欠細節 各國溫差大

  此次在洛杉磯舉行的會議是5月以來首次面對面的正式部長級會議,由美商務部長雷蒙多和美貿易代表戴琪主持。與會方將就恢復供應鏈、貿易及勞工、清潔能源、稅收和反腐敗這四大「支柱領域」展開協商,但目前還不清楚具體哪個國家參與哪個「支柱領域」,相關標準是什麼,參與國需要做什麼,可以獲得什麼。日媒稱,例如在數碼貿易方面,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希望制定更高水平的準則,而有些成員國對此並不認可,自然會產生溫差。彭博社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拜登政府的新努力缺乏細節」。

  日經新聞網站得到的會議聲明草案概要顯示,為防止半導體和重要礦物供應鏈中斷,IPEF擬在各成員國設立負責窗口,建立庫存數據和風險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替代採購合作,也計劃針對醫用防護服、稀土和蓄電池等物資生產進行協調,推動分散製造基地、強化儲備體制等,但具體機制和生產安排仍未有細節。

  東盟不願在中美間站隊

  雖然有關此次談判的實質內容欠奉,但IPEF的先天不足卻是十分清晰的。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此前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演化而成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以及有中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相比,IPEF經濟實惠欠奉但政治色彩滿滿。東盟承擔了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但東盟國家已多次表示,並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

  IPEF並非傳統自貿協定,不含降低關稅、向其他成員國開放美國市場等優惠條件。在拒絕讓利的情況下,拜登政府還希望成員國接受更嚴格的環境、勞工等標準。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際經濟部主任古德曼表示,「看來白宮已經決定讓IPEF更像是一個邀請所有人參加的酒吧開放派對」,很多國家可能對IPEF的議題感興趣,但他們也會提出疑問,「加入這個框架能帶來什麼實際收益?」

  IPEF極易淪為廢紙

  彭博社稱,通過降低關稅來增加市場准入,是美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來,最終達成12個自由貿易協定的共同標誌。相比之下,IPEF則是一個始終將美國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寬泛框架。韓國是IPEF的創始成員國,但拜登上月簽署《通脹削減法案》,為電動車提供7500美元/輛的退稅,但這些電動車須在美國本土組裝且從與美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採購超過一定比例的零部件。拜登政府此舉重創正在大舉向美國市場進軍的韓國車企。首爾一名高級官員表示,韓國感到「被背叛」。

  此外,由於美國兩黨強大的反對聲浪,IPEF並未在國會通過,拜登以總統行政令形式簽署執行。這成為IPEF最大風險所在,如果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勝出2024大選,IPEF可能會像TPP一樣淪為廢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