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荷里活電影中 常見刻板印象

時間:2022-01-08 04:25:22來源:大公报

亞裔書呆子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李小龍和功夫片崛起後,荷里活開始塑造「亞洲人都會功夫」的刻板印象。近年來,亞洲人除了作為神秘、不懷好意的反派出現外,最常以「模範少數」的形象出現。這些亞裔角色經常是來自良好家庭的「書呆子」,從事教授、醫生等工作。

非裔喋喋不休

  荷里活片中甚少出現關於非洲人的橋段,片中所描述的黑人通常是非裔美國人。電影裏的黑人角色往往是主角的好友。黑人的形象經常是可怕且具有威脅性的,黑人女性角色則通常聒噪輕浮。劇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也是黑人角色。

拉丁裔火辣情人

  電影中常見「拉丁女人性感火辣」的橋段,這些女性角色往往熱情且充滿誘惑力。拉丁裔男性則多數是「拉丁情人」的角色,而且荷里活總是不顧拉丁裔人口的多樣性,經常以棕色皮膚、黑髮的長相來代表所有拉丁裔人士。

德裔德國納粹

  在2000年以後的荷里活電影中,對德國人最普遍的刻板印象依舊是「所有德國人都是納粹」,其次是「科學家都是德國人」。

英國腔大壞蛋

  雖然英國的「上流口音」和保守矜持皆是最常見的刻板印象之一,但電影中英國角色最常被塑造成的卻是「大壞蛋」形象。皮克斯動畫《反斗車王2》、《獅子王》和《功夫熊貓》中的壞蛋皆為英國口音。

俄羅斯粗野硬漢

  荷里活影片對俄羅斯人的刻畫經常停留在冷戰時期的印象,最常見的刻板印象包括戰鬥民族、酗酒、硬漢、粗野等。電影中的俄羅斯角色常常吃苦受罪,受重傷或生活艱難。

(德國之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