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近月物價持續上漲,圖為洛杉磯民眾11日在超市購物。\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國CNN、《每日郵報》、《華盛頓郵報》報道:受供應鏈斷裂及市場需求旺盛影響,美國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6.2%,創下31年來高位。從雞蛋牛奶等食品雜貨到二手車和汽油,美國普通家庭日常所需的商品統統漲價。有專家預計美國物價的快速上升期或持續半年。美媒評論,通貨膨脹已成拜登政府的政治夢魘,共和黨藉機攻擊「拜登通脹」。而美國財長耶倫在月初則表示,同意降低對中國貨品加徵的關稅有助緩解通脹壓力,讓物價穩定。
美國勞工部(BLS)公布,美國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升6.2%,是自1990年11月以來最大漲幅,也意味着通貨膨脹率達到31年最高水平;10月CPI較上月上漲0.9%,比9月環比漲幅的兩倍還多,超出專家預期。
報告稱,美國整體物價上漲,主要受能源價格飆升和二手車市場等供應鏈持續滯後影響。過去12個月內,汽油價格大漲49.6%。能源成本上升推高幾乎所有其他商品的價格,令本已緊張的供應鏈雪上加霜。研究機構「宏觀政策展望」的高級經濟學家羅斯納—沃伯頓警告,通脹將持續一段時間,美國將進入為期六個月的物價快速上升期。
亞特蘭大CPI漲7.9%
BLS的數據顯示,美國家庭日常購買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價格皆急劇上漲。過去12個月中,一打A級雞蛋的全國平均價格從1.41美元漲至1.82美元,漲幅達29%;每磅牛肩肉平均漲價29%,從5.75美元升至7.4美元;一加侖牛奶上漲了8%,從3.38美元漲至3.66美元。同時,租金繼續小幅上漲,與9月相比,10月全美平均租金上漲了0.4%,房價漲勢也未見緩。
《每日郵報》報道,美國中西部和南部多個共和黨控制的保守州份在危機中首當其衝,偏左翼的自由派城市在住房、能源等方面的漲幅較小。在去年大選中被拜登歷史性拿下的傳統紅州佐治亞,亞特蘭大都市區的物價飛漲7.9%,冠絕全美。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交通成本,當地人為燃料和車輛支付的費用增加21%。密蘇里和亞利桑那等紅州CPI漲幅也高於全國平均6.2%的水平。
民眾恐捱最貴感恩節晚餐
相較之下,民主黨的大本營三藩市和紐約,CPI漲幅分別為4.3%和3.8%。這些數字代表新冠大流行期間人口結構的變化,許多人從自由派色彩較濃厚的大城市遷出,到物價房價相較低廉的偏保守州。據彭博社統計,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全美永久性搬家的人數增加3%,在三藩市和紐約等大城市,這一數字最高達23%。
生活物資價格飛漲,也令美國民眾今年過感恩節、聖誕節開銷加重。例如一隻節日必備的火雞平均成本為18.35美元,每磅漲價至少25美分。分析師預計,今年感恩節晚餐可能是歷史上最昂貴,總體價格上漲4%至5%;亦有人造聖誕樹零售商稱,本季度不得不提價20%-30%。
CNN指出,通貨膨脹已成拜登的下一個政治夢魘。共和黨亦抓住機會將漲價趨勢定調為「拜登通脹」(Bidenflation)。美國總統拜登10日參觀巴爾的摩港時承認,從一加侖汽油到一條麵包,所有東西都變貴了,「通貨膨脹損害了美國人的錢包,扭轉這一趨勢是我的當務之急」。同時,他也不忘推銷國會剛剛通過的基建法案,及宣傳包括降低兒童保育成本在內的1.75億社會安全開支法案。不過經濟學家表示,這些措施要見效,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另外,美國財長耶倫1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關稅往往會推高國內物價,提高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比如鋁和鋼等原材料,這意味着降低關稅將產生「抑制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的效果。美國可能會考慮與「互惠的方式」降低部分對中國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