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1月6日衝擊國會。\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聯社、CNN、《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眾議院民主黨人持續推動調查1月6日國會騷亂原委,要求調閱前總統特朗普的通話紀錄和訪客信息等機密文件,特朗普則搬出行政特權阻攔。當地時間9日,美國地方法院一名法官駁回特朗普的請求,允許國家檔案館12日起向國會移交白宮紀錄。另外,調查委員會9日再向10名特朗普心腹發傳票,需就國會騷亂提交文件並作證。
今年1月6日美國國會清點總統大選選舉人票期間,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造成5人死亡。民主黨人控制的眾議院6月底成立「106特別調查委員會」,要求從國家檔案館調閱特朗普大選前後的700多頁白宮紀錄,包括時任白宮幕僚長梅多斯等人的手寫筆記,以及特朗普的通話紀錄和訪客信息等。特朗普於上月18日針對調查委員會提起訴訟,主張白宮紀錄受總統行政特權及保密條款保護,委員會構成非法索取。
8日,特朗普向聯邦地區法官楚坎(Tanya Chutkan)提交緊急動議,要求後者發布禁令,阻止國家檔案館交出白宮紀錄。這一請求9日被駁回,為民主黨人調閱文件掃清道路。特朗普隨即宣布發起上訴。國家檔案館則表示,除非上訴法院或最高法院介入,否則計劃在12日下午開始移交敏感文件。
特朗普或上訴至最高法院
楚坎認為,公布白宮紀錄符合公共利益,應允許立法和行政機構合力研究1月6日暴力事件是如何發生,並考量立法以防此類事件再度重演。法官亦否認特朗普聲稱行政特權「永久存在」的說法。她說,「總統不是國王,原告也不是總統」,有資格主張行政特權的應是現任總統拜登,並抨擊特朗普援引行政特權旨在保護個人利益。行政特權是美國總統對他與下屬的一些討論以及高級別政務活動等材料不予公開的權利,拜登10月底以不符合美國利益為由,拒絕特朗普行使行政特權。
「106特別調查委員會」對裁決表示歡迎,委員會主席湯普森表示,希望了解白宮1月6日和前幾天發生之事的每一個細節,查明特朗普在煽動大選「舞弊」假新聞傳播及騷亂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亦批評,特朗普不應再表現得像個「被寵壞的孩子」。
CNN指出,特朗普曾希望將訴訟拖延至2022年11月的中期選舉,期望屆時共和黨能夠接管眾議院,但法官的判決讓他的盤算落空。分析認為,特朗普繼續上訴不會影響國家檔案館上交文件,不過他可以申請法院命令,在上訴法院審理時暫停移交文件,並且最終一路訴至最高法院,直到最高法院說清楚前總統在行政特權方面的權力範圍。
美逾半民眾認為特朗普應作證
與此同時,調查委員會9日再向10名特朗普執政時期的白宮高官發出傳票,包括前白宮高級顧問米勒和前白宮新聞秘書麥肯納尼在內。一天前,該委員會剛向6名特朗普的助手發出傳票,包括特朗普競選經理斯蒂平和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根據傳票要求,這些人需要在11月23日前提交文件,之後需出席聽證會作證。
截至目前,特別調查委員會已向35人發傳票,並聽取了逾150人的證詞。此前,特朗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因為拒絕在國會作證,面臨刑事起訴。委員會的成員更表示,不排除傳召特朗普親自作供的可能性。《今日美國報》與薩福克大學民調顯示,55%受訪者認為特朗普應就國會騷亂到眾議院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