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熱播韓劇《魷魚遊戲》中的標誌性角色。\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BBC、《華盛頓郵報》報道:Netflix韓劇《魷魚遊戲》全球大火,帶動同名加密貨幣「魷魚幣」(SQUID)市值一路高升,價格曾於本港時間1日下午達到逾2856美元的最高點,較發行價格暴漲23萬倍。然而就在這之後的5分鐘,魷魚幣價格暴跌99.9999%至約0.0008美元,與此同時,「魷魚幣」官方社交媒體賬號和網站也隨之消失。分析指,這是經典的「拉地毯」(rug pull)案例,即代幣開發商突然放棄項目,並捲走投資人所有資金,不法之徒至少獲利338萬美元(約2630萬港元)。
魷魚幣早前推出市場時,標榜為「遊戲賺取的加密貨幣」。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魷魚幣10月26日以0.012美元的價格推出,隨後價格在72小時內就暴增到4.42美元。1日下午,魷魚幣價格突然瘋漲,3個小時內由38美元左右升至2856.64美元的高點,增幅達到7500%以上。而在抵達歷史高點的5分鐘後,魷魚幣突然暴跌至0.0008美元左右,跌幅高達99.9999%。
經典的「拉地毯」案例
但CoinMarketCap發現,在魷魚幣價格猛漲過程中,貨幣交易數額卻一直穩定維持1100萬美元左右,意味價格上漲並非由投資人交易推動。而且CoinMarketCap此前還接獲多起用戶報告,聲稱無法在去中心化加密幣交易所Pancakeswap出售魷魚幣。因此該公司認為,這是經典的「拉地毯」案例,貨幣開發商已捲款逃跑。根據美國科技網站Gizmodo報道,開發魷魚幣的幕後黑手估計不法所得高達338萬美元。
早在魷魚幣剛剛推出之際,就有不少專家懷疑可能是騙局。據魷魚幣開發商一開始公布的「白皮書」,開發商推出「反傾銷」機制,用戶要想出售魷魚幣,就必須取得另一種加密貨幣「彈珠幣」(Marbles),這一貨幣只能通過參加遊戲賺取。而要想參加遊戲,用戶必須支付456個魷魚幣作為入場費,若用戶在遊戲中闖關失敗,將損失456個魷魚幣。此外,批評人士還指出,魷魚幣的網站上充斥着單詞拼寫錯誤以及語法錯誤。
投資者籲出台機制監管
當前,魷魚幣社交媒體賬號和網站已經悄然消失。事發後,開發商還在Telegram群組中卸責稱,有人試圖入侵系統、推特賬號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智慧合約,因此不想繼續營運,同時對因魷魚幣造成「任何不便」的用戶表示歉意。
其中一名投資者表示,自己將全部身家都押在了魷魚幣上,如今欲哭無淚。他說:「當我盯着電腦屏幕時,我看到魷魚幣在幾分鐘內崩潰,我根本無法完好無損地取出我的資金」。他還稱,「我想這對我來說將是一個寶貴的教訓,不要一股腦地投入一時興起的代幣。除了我自己,我不會責怪任何人,但我認為將來必須有某種機制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並且新聞媒體不要再宣傳這類屬於詐騙的代幣。」來自菲律賓的李約翰亦花了1000美元購買魷魚幣,他表示自己「本能地」認為這個貨幣獲得了Netflix的授權。
龐氏騙局層出不窮
分析指出,由於加密貨幣通過算法隱藏開發商和使用者身份,不受政府監管,因此經常被不法分子用作詐騙工具。而且,由於虛擬貨幣近年來盛行,以虛擬貨幣為幌子的龐氏騙局也層出不窮。今年6月,韓國就偵破一樁相關騙局,涉案「V Global」公司自稱運營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勸說民眾在該平台開戶投資,最低投資額為600萬韓圜(約4.2萬港元),並承諾投資者可在短時間內收穫幾倍回報。結果,有約6.9萬人被騙3.85萬億韓圜(約268億港元),其中不少受騙者是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