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絲路特快」開進中亞古城

時間:2019-11-02 04:24:30來源:大公報

  圖:通向撒馬爾罕的「絲路特快」列車

  從塔什干火車站西行的一趟快速列車,被全球旅行者賦予詩意的名字:「絲路特快」。只需兩個多小時,昔日帖木兒帝國的都城撒馬爾罕就到了。在中國的史書中,這裏還有個更令人熟悉的名字:康國。當地人以善於經商着稱,唐代康國使節頻頻來華,因此都城的東門被稱為「中國門」。

  搭乘這趟車的幾乎都是歐美遊客,少有東方人的面孔。女乘務員忙碌地售賣咖啡和特色點心,「現在雖然是旅遊旺季,但真正來旅遊的中國人不太多。」當聽到烏茲別克斯坦馬上就要對中國遊客免簽,她連連用英語說,「Great(太棒了)」。

  撒馬爾罕的古絲路遺跡眾多,嚮導丹尼斯人略木訥但知識淵博。在兀魯伯天文台,他站在一幅古絲綢之路地圖前,滔滔不絕講起古絲綢之路的興衰。「你知道為什麼後來的絲綢之路衰敗了嗎?」丹尼斯急不可耐說出答案,「稅,是稅,還有交通被阻斷了。古奧斯曼帝國苛徵又暴斂,可見現在要復興絲綢之路必須要打通沿線交通,降低物流成本。」此外,他還聊起從業多年的一個觀察,「讓我納悶的是,雖然中國和這裏聯繫緊密,但來這裏的中國遊客卻很少。有時候來了一些商業旅行者,他們好像對建築和文化不感興趣。噢,對了,他們格外喜歡美食,有時候一頓飯連吃帶喝幾個小時。」

  一天晚上,旅館老闆與記者暢談烏茲別克斯坦和中、美兩國關係,「雖然很多政府高官覺得美國是老大哥,但事實是中國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華盛頓常用的價值觀那一套不接地氣,還是中國人更實在。」

  在靜謐的月色中,他嘟囔一句,「我以前只去過烏魯木齊,未來一定要去一趟中國腹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