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台當局公告全面解除日本福島五縣食品輸入管制,被批評與日方勾連。圖為台灣民眾舉行集會反對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入海。\網上圖片
台灣當局「食藥署」日前公告,全面解禁日本福島等五縣的食品輸入,回歸常態管理,即日生效,引發島內輿論嘩然。有台媒質疑,民進黨賴清德當局以政治算計凌駕民眾利益,食品安全不能拿來作秀。島內有民眾指出,賴清德先是在網上貼出吃日本海鮮的照片,如今又解禁曾發生核災事故的福島等五縣的食品輸入,擺明就是支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挺台」謬論,卻犧牲台灣民眾的健康福祉,可見民進黨眼中只有政治利益。
【大公報訊】綜合中通社、台媒報道: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台灣自同年3月25日起暫停福島、茨城、栃木、群馬、千葉五縣除酒類以外的所有飲食產品輸入。2022年2月,台當局放寬了這一管制,但仍對前述五縣出產的野生鳥獸肉類食品、菌類食品等實施禁令。
今年8月29日,台「食藥署」曾預告要正式廢止日本食品輸入管制規定,取消逐批查驗及產地證明與輻射檢測報告的雙證制度。該部門11月21日表示,在60天預告期內,沒有收到任何特殊或反對意見,因此依公告規定完成行政程序。日本食品輸入不再受限,比照一般輸台產品方式來管理。
台當局聲稱,對食品輻射標準從未放寬。台灣從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至今,針對日本食品輻射邊境檢驗27萬餘批次,都在合格範圍,其額外輻射暴露風險為「可忽略」的程度,此次調整是「回歸國際趨勢」。台「食藥署長」姜至剛聲稱,解禁日本福島五縣食品,與「台灣有事」風波無關。對於民進黨當局的言論,台灣社會並不相信。
中國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批評,「蔡英文8年不敢做的事,賴清德全做了。」她質疑,賴清德選在中日關係緊張之際,大啖日本海鮮,更全面解禁福島等五縣食品輸台,是繼「核食」改名為「福食」後,再度以政治算計凌駕民眾利益。
有台媒指出,在這個敏感時刻,賴清德卻以「吃日式壽司」和鼓勵旅遊業組300人團赴日,象徵「日本有事就是台灣有事」。但這類動作顯得輕浮,對真正複雜的地緣政治問題毫無建設性,反而招致訕笑。
綠營雙標:反核能 讚「核食」
常發表政治意見的台灣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社交平台臉書發文直言,「日本有事,所以趕快第一時間台灣宣布開放福食!這太奇怪。」他強調,食品安全不是拉圈結黨,要以民生安全為重點,不是拿來作秀。
蘇一峰還提到,在今年8月「重啟核能公投」辯論會上,綠營才剛大聲主張「核電廠有多可怕!」辯論會上大喊說「福島核電廠的核災害土地50年不能使用,東西也不能吃,也不能住人!如今才過三個月,就說福島核食水產好吃!」他質疑綠營「反對便宜核能,卻大讚核食」?
對於台當局強撐解禁日本福島等五縣食品與「台灣有事」風波無關,島內民眾亦不相信。「時間真是巧啊!」在相關消息下,他們紛紛留言諷刺,「綠營、青鳥、黑熊及側翼可優先享用」、「請官員先吃」。也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民進黨)動機明顯,就是一直挑釁,因為如果不引戰,綠色執政就沒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