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950年6月,吳石等先烈在台北馬場町刑場英勇就義。當年的刑場現在已變成紀念公園,有民眾敬獻鮮花。\中新社
【大公報訊】記者蘇榕蓉報道:「最近我看了央視大劇《沉默的榮耀》,劇中情節一直縈繞在我心頭,讓我對吳石將軍更添了幾分敬意,所以就來到了這裏。」受劇情感召,台灣青年邱慶齡和不少年輕人一樣自發前往位於福州市倉山區的吳石將軍故居,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尋跡之旅」。
「在《沉默的榮耀》中,吳石臨刑前想吃妻子做的鳳梨酥,卻被谷正文捏得粉碎。這個畫面讓不少觀眾淚目。」邱慶齡表示,吳石將軍臨刑前對鳳梨酥的渴望,正是對家鄉、對家人、對平靜生活最本能的眷戀。此行他帶來了五盒鳳梨酥,有乾果、草莓等各種口味的,想通過這樣一種樸素的行為,讓吳石看到,現在國家已經變成了他當年所期待的繁榮景象。
在吳石故居古樸靜謐的院落裏,邱慶齡仔細觀看了展出的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和復原場景。他認真聆聽講解,不時駐足沉思,試圖從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中,感受這位「沉默的英雄」當年的生活痕跡與心路歷程。
「《沉默的榮耀》重新定義了『英雄』─不是不知恐懼,而是認清恐懼後依然前行。」邱慶齡說,兩岸民眾正在不同時空觀看同一場戲:吳石在獄中留下的絕筆信,鏡頭掠過工整的「新中國萬歲」,最終定格在未乾墨跡映出的窗櫺倒影上。這個詩意的長鏡頭喚醒了台灣歷史記憶,證明統一是貫穿血脈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