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國人不愛中國則是無天理」

時間:2025-09-11 05:02:16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環球時報》10日發表北平鋒文章《「中國人不愛中國則是無天理」》。文章指出:

  9月10日教師節,當人們為講台上的耕耘者獻上鮮花時,歷史長河中那些以文化為薪火的師者更應被我們銘記。今年恰逢史學大師錢穆誕辰130周年。錢穆先生那句「中國人不愛中國則是無天理」,至今讓兩岸同胞心有共鳴。這位跨越兩岸的文化守望者與當下「去中國化」逆流抗爭的台灣教師區桂芝,雖相隔時空卻共有着守護中華文明根脈的赤誠。9月10日上午區桂芝老師表示,今天台灣有人寧願被美國殖民也不願當中國人,必須喚回這些迷失的靈魂。

  錢穆先生用1700餘萬字的皇皇巨著,在《國史大綱》中築起中華文化的精神長城,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提煉出治國理政的智慧結晶。他留給後世最珍貴的遺產,是「對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的諄諄教誨。這位1895年生於江蘇無錫,1990年在台北辭世的國學大師,親歷家國動盪卻用一生踐行着「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誓言,他的學問從來不是故紙堆裏的過往雲煙,而是與民族命運同頻共振的精神。遷居台灣後,始終將傳承弘揚中國文化作為畢生的使命。

  時過境遷,當錢穆先生的精神火炬傳遞到今天的台灣校園,卻遭遇着「去中國化」的逆流。台北高中語文教師區桂芝痛批「台獨」課綱的短視頻引發熱烈反響,她揭露民進黨將顧炎武《廉恥》從課本刪除的荒唐行徑,怒斥刪掉《岳陽樓記》就是剝奪學生「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精神滋養,砍掉《勸學》便是阻斷學子探尋求知真諦的路徑。

  令人悲憤填膺的是,今天,賴清德當局主導的「去中國化」鬧劇,正在系統性地實施一場「文化弒親」。2019年版課綱將五千年中國史嵌入「東亞史」的附庸框架,文言文從30篇驟減至15篇,《蘭亭集序》的墨香、《醉翁亭記》的意趣從此在台灣課堂銷聲匿跡。更荒謬的是,台當局竟將佔人口96.4%的「漢人」從戶籍統計中刪除,改為不倫不類的「其餘人口」,這種數典忘祖的操作連民進黨前民意代表都斥其「荒唐」。前不久,賴清德推出「識讀中國威脅」補充教材,扭曲兩岸關係,刻意放大兩岸差異,甚至污稱「中華文化只是影響台灣的多元文化之一」,試圖將中華文化行塑為「外來文化」。

  賴清德當局精心設計的「文化斷根術」終將被歷史清算。歷史早已證明,任何試圖阻斷文明長河的逆流都注定失敗,錢穆先生油燈下的手稿穿越海峽照亮今天,區桂芝老師麥克風裏的吶喊正在喚醒更多良知,這束不滅的文明火種終將徹底驅散「去中國化」的陰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