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台胞陳伯日前在瀋陽故宮打卡。\受訪者供圖;右圖:台胞陳伯在瀋陽美食街市體驗當地小吃。
「求助!爸爸一個人跑去了瀋陽!」一條來自台灣同胞的社交媒體求助帖引來瀋陽全城暖心接力「寵客」。這位被網友笑稱為「旅行老爸」的台灣陳伯5月14日抵達遼寧瀋陽,由於女兒在求助帖中提到對老爸通訊不暢、路段不熟的種種擔心,陳伯所到之處得到了來自整座城市的持續關注:擔心他找不到預訂的民宿,瀋陽網友貼出精確到米的交通指南;擔心他沒做好旅行攻略,網友在求助帖下接龍寫下私藏的景點和美食精華。
陳伯18日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激動地說,「雖然自己一人來瀋陽,但在這裏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而且台灣跟大陸語言相通,文化相親,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他的女兒陳女士也在隨後更新的帖子中表達了「兩岸一家親」的真摯情感。\大公報記者 于珈琳瀋陽報道
美好回憶 台灣陳伯單人再遊瀋陽
從社交平台求助到全城暖心接力,一場跨越海峽的「寵客行動」在48小時內迅速展開。14日晚間,陳伯女兒在網上的求助引起了瀋陽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的關注。「我們的工作人員很快通過社交平台聯繫到他的女兒,通過她提供的線索,與陳伯入住的酒店取得聯繫。」瀋陽市台灣同胞聯誼會長蔡鴻文回憶道,當晚約9點,工作人員就順利找到了已經入住的陳伯。在與陳伯的溝通中,他們發現老先生對瀋陽的交通、飲食以及旅遊路線都不熟悉,當即決定第二天由一名工作人員全程陪同老伯在瀋陽的行程。
「真的是賓至如歸的感覺,每天的行程都很自在。」陳伯告訴大公報記者,此次決定獨自奔赴瀋陽就是因為去年女兒帶着自己和老伴的第一次瀋陽之旅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東西實惠、價格公道,最關鍵的是這裏的環境很舒服,城市的節奏不會很忙亂,隨便走一走都非常舒暢。」
與第一次全家出行時的陌生和擔心相比,這次陳伯顯得頗為從容,「沒啥怕的。」帶着「東北腔」的陳伯對於瀋陽這座城市自帶的「寵客」之道表示深深的謝意。「我第一天來的時候就遇到了一些問題,民宿房東就協助我,一早上都在幫我諮詢、想辦法,搞得我都很不好意思。」
「深度遊」博物館 感受兩岸共同命運
18日恰逢國際博物館日,陳伯此次來瀋陽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要體驗博物館「深度遊」。當天下午,在瀋陽故宮營建400周年的活動現場,一直與他「隔空互動」的瀋陽市副市長、文旅局長劉克斌也如約與陳伯見面,並向他介紹了瀋陽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工業文明,還送出一份瀋陽故宮的文創禮。
陳伯說,這次在瀋陽還沒有看夠,「短短幾天,看不完瀋陽的景點,留些餘念,下次再來!」這次他成功辦理了瀋陽地鐵卡,出行更加通達,「瀋陽這一點很不錯,用於老人的地鐵卡都辦成功了。」
方便的交通讓陳伯在4天逛了5座博物館,得償所願。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通過講解,我才深入了解了這段民族的歷史,我們兩岸是有着共同的歷史命運連結的。」遼寧省博物館、瀋陽博物館、中國工業博物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陳伯對走進的一座座博物館如數家珍,「這些博物館的展覽做得非常好,讓我感受到一種文化的傳承。」
陳伯在瀋陽還逛了商場、花鳥市場以及燒烤展。「很湊巧能趕上這裏一年一度的餐飲大會,感覺跟台灣的餐飲博覽會很像,不過在規模上會大一些。」陳伯還逛了東北的夜市,令他想起台灣的士林夜市,「這裡寬敞很多,但吃的品種似乎沒有我們的夜市多。」
由於喜愛花草和小動物,陳伯特地去了瀋陽花鳥魚蟲市場。「我在台灣家裏也養了小動物,在台灣我就很喜歡逛市集,所以也想看看瀋陽這裏的市集有什麼不一樣。」
陳伯這次的瀋陽之旅可以說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他說,在這裏的旅行感覺很輕鬆自在,就像是在台灣家裏一樣,今後還要再來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