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譚先生感謝中央一直牽掛着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右圖:黎先生希望夏主任能深入社區,了解市民的心聲。\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大公報訊】記者吳俊宏澳門報道:2024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多位市民昨日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習主席親臨澳門視察,充分體現了對澳門的高度重視。時隔近半年,夏寶龍主任繼去年再次來到澳門考察調研,傳達習主席與中央對澳門發展的關心。他們深深感受到中央對澳門的關懷厚愛,也期待夏主任此行更深入社區,了解市民的心聲。
在澳門的繁華街頭,有一位被遊客們親切地稱為「冰箱貼爺爺」的譚先生正在售賣着精美的冰箱貼,他經常與來自各地的遊客分享澳門的故事。譚先生告訴記者,習近平主席去年12月18日在抵達澳門國際機場時表示:「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我一直惦念着這裏的發展和全體居民的福祉。」譚先生對這句話印象非常深刻,非常感謝習主席一直支持澳門的發展,時時牽掛着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
譚先生和記者分享了過去半年的澳門發展,遊客明顯多了,當中他觀察到多了其他國籍的遊客,例如來自東南亞國家的,韓國、菲律賓等。他談及澳門新一份施政報告,特區政府將增設六個領導小組及工作組,譚先生點讚的同時,也希望各小組完善頂層設計,助力澳門經濟發展,支持中小企業。
「回歸後的澳門,民生福利愈來愈好。」有90多年歷史的山貨陶瓷店的店主黎先生見證澳門回歸後變得愈來愈繁華。對於夏寶龍主任來澳門考察調研,黎先生充滿期待:「中央一直關注澳門的發展,希望夏主任能多深入社區,了解市民的心聲。」
「澳門發展離不開中央支持」
澳門青年蔡先生表示,澳門的發展離不開中央的支持,包括一系列的惠澳政策,例如內地新增開放「自由行」的城市,對珠海、橫琴居民實施簽證便利的政策以及團隊在澳琴「團進團出」、多次往返的政策,都給澳門帶來了非常多的積極的推動旅遊業發展要素。此外,與澳門一水之隔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台。愈來愈多澳門青年來此創業逐夢,演繹精彩人生。「希望兩地青年的思想碰撞與創新協作,促進不同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