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嘢自然受歡迎。繼DeepSeek-R1(深度求索)之後,大陸又一AI(人工智能)軟件Quark(夸克)在台灣爆紅,不僅持續霸佔島內App Store(蘋果應用商店)工具類別排行榜第1名,更衝上App Store免費榜第2名,成為台灣用戶的新寵。不少台灣用戶稱讚Quark在旅遊出行、健康諮詢、投資置業、法律諮詢等方面都能給出優質回答,幫助提升決策效率,是繼DeepSeek-R1之後的又一大陸AI「神器」。
其實,自今年以來大陸方面已有多款AI軟件面世,除了DeepSeek-R1、Quark,還有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發布的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抖音(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發表的「豆包」旗艦AI模型Doubao-1.5-pro升級版、騰訊發表的旗艦AI模型Hunyuan、大陸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體產品Manus等。相較於大陸AI產業蓬勃發展,台灣方面的AI產業似乎陷入困境。這令島內輿論頗為焦慮,認為當台積電逐漸外移至美國後,台灣可能在數年後將失去這座「護台神山」,所以應盡快構建新的競爭優勢─AI產業,但目前不論是在政府機制層面,還是在技術方面,台灣發展AI都面臨不少困難。
台當局主管科技發展的部門主要有「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和「數位發展部」,但應由哪個部門主導推動發展AI產業,目前還尚未有定論。據說,「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近年正在研究訂立「AI基本法」,但該部門認為它只負責立法,後續應用面與產業發展應由「數位部」主導。然而,「數位部」在台灣社會可謂臭名遠播。該部門於2022年成立,擁有其他部門羨慕的200多億元(新台幣,下同)的超高預算,編制人員多達600人,平均月薪比通過考試進入政府系統的公務員還高。但「數位部」的「成績」卻與其高額預算、豐沛人力完全不成比例。據說,該部門成立後,台灣的資訊安全問題卻越來越嚴重,甚至政府內部人員的個人資訊都外洩。而時任部長唐鳳最大的貢獻竟然是耗費了百億元才研發出一個點麵線的APP,還被投訴不好用。「數位部」亂花錢也為人詬病,包括三名員工赴美出差8天竟編列111萬元預算、用1億元租用臨時辦公室卻只用一年半等。島內民調顯示,八成受訪者對「數位部」的表現不滿,更有人說它是「飯桶數位部」。若由這樣一個聲名狼藉的部門來推動台灣的重要產業,可謂是「奇葩」。
此外,民進黨當局出於意識形態,不願使用簡體中文版資料,但繁體中文版資料量不足,影響了島內相關機構研發大型語言模型。兩年前,島內「中研院」曾發布一款繁體中文版的大型語言模型,進行實測提問時,系統回答常使用大陸用詞和觀點。例如「我是由復旦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共同開發」等,引起民進黨人士不滿,面世四天即被下架。「台獨」意識凌駕科技研發,嚴重制約了台灣的AI發展。
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大陸AI產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台灣方面若是向大陸取經,必獲益匪淺,但民進黨當局「逢中必反」,阻撓兩岸交流,使台灣Al產業「近水樓台」卻「不得月」,錯失交流合作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