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助少兒規劃人生 把課堂搬到職場

時間:2024-05-06 04:02:59來源:大公报

  圖:台青林姿佑在成都創業,開展教育事業。

  台青林姿佑的朋友圈裏,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預告即將開始的公益德育營,把課堂搬到職場、帶着孩子們體驗不同職業,參加四川第二屆港澳台青年文化嘉年華,還要「見縫插針」地學習和寫論文……從2015年大學畢業第一次來大陸,到2020年遇上新冠疫情,「逆風而行」在成都創業,林姿佑在最好的青春年華裏「奔跑」,見證了大陸的發展變化,雖然創業一度受挫,但最終找到了歸屬感,讓她更有信心扎根大陸。\大公報記者 向芸(文、圖)

  「我出生於台灣彰化一個『教育世家』,父母白手起家創辦了『志育』教育品牌,我從小也會跟着媽媽到處做志願工作。」林姿佑說,媽媽蘇慧玲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領導博士,受媽媽影響,她在大學念的也是兒童教育相關專業。

  香港回歸那年,蘇慧玲曾受邀到香港為高校校長等做培訓,並因看好大陸發展和廣闊市場,在2014年去大陸從事教育工作。此後,林姿佑常聽母親分享在大陸的生活和工作,並決定追隨母親,將人生的下一個發展節點選在大陸。2015年7月,拿到大學畢業證書的第二天,她便從台灣飛到長沙,開始在大陸工作生活。

  創業遇挫曾想「打退堂鼓」

  事實上,林姿佑當初創業時並沒有那麼「義無反顧」,她笑着向記者坦承甚至有點「打退堂鼓」。「做教育其實蠻累的,幾乎是全年無休,而且當時不知道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加上多年沒有在台灣陪伴家人,心裏有點猶豫。」但當林姿佑和幼時玩伴聊天時,她們記起了年少時的初心。「我寫的心願是『想要幫德育營的老奶奶完成她的心願』,把德育營帶到大陸去。這個心願都沒有完成,我怎麼可以就這樣放棄?」

  隨着大陸實施「雙減」政策和各種惠及台胞的政策,林姿佑與母親在成都成立教育諮詢公司,並與成都市金牛區茶店子街道達成合作,以街道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為平台開展各項公益教育活動,為居民和孩子提供來自「家門口」的素質教育。

  「創業之初剛好是新冠疫情最艱困的時期,5年多的積蓄都投進去了,我們每天都有『走鋼絲』的感覺,有時甚至會躲在被子裏抱頭痛哭。」林姿佑笑中帶淚地回憶說,「剛開始非常難,居民對我們並不十分信任,我們也不太了解大家的愛好和習慣」。

  但林姿佑沒有輕言放棄,抓緊時機開展各種公益課堂和進社區活動,逐漸讓大家信任。她們還「主動出擊」,通過問卷調查摸清家長和孩子在教育上的需求,組織「德育營」、「斜槓兒童成長記」等新奇有趣的公益活動,逐漸打響了品牌。

助孩子找到未來發展方向

  當問及為何會做「斜槓兒童成長記」,林姿佑說源於此前的培訓經歷。「我曾問來培訓的老師有多少是師範專業或教育專業畢業的,結果比較少。花時間和精力學習的專業可能和未來職業完全不相關,我覺得很遺憾。」於是,林姿佑決定把「課堂」設在每個職業的工作現場,讓孩子去了解各行各業,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和人生方向,立下志向並努力做好準備。

  2020年5月,林姿佑在成都啟動「斜槓兒童成長記」的活動。此後,她帶着孩子們做「小記者」,完成採訪、寫稿、拍照、做視頻、開新聞發布會的全過程;去做「小小公益站長」,跟聽障人士一起打棒球、陪視障人士一起跑步;變身「非遺小傳承人」體驗蛋雕、蜀繡、漆藝;還體驗導覽員、律師、城市設計師、酒店經理、咖啡師、考古人、消防員等職業,讓孩子們在實操中感受這些職業的酸甜苦辣。

  到去年底,林姿佑已經帶着孩子完成了工商類、公益類、體育類、匠心類、醫學類、機關單位等60個職業的體驗,百餘場活動幫助很多孩子找回自信、對未來充滿渴望。她還記得,有個小朋友連續三年都參加活動,有一天突然說長大了想當外交官,要向全世界介紹中華傳統文化。「你完全無法想像,她剛來參加活動時要躲在媽媽後面,連講話都需要媽媽『翻譯』,現在卻自信地找到了自己的未來方向。」

  天道酬勤,艱辛和努力有了收穫。2022年,林姿佑被授予「成都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創業項目也獲得了認可,實現收支持平。她說,「我希望通過川台教育融合,讓好的教育項目和教育理念,在一代代青年人中傳承下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