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民黨「立委」召開記者會,批評「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包括疫苗採購在內等方面部署落後,要求陳時中引咎辭職。\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台灣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表示,其負責人陳時中當天上午自覺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使用家用快篩試劑(快測包)檢驗後結果為陽性,透過通訊診療判定為確診,正進行居家照護。島內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最近單日新增染疫死亡人數超過二百人,連續兩天創下單日新高。而島內約46%新冠肺炎死亡個案在發病3天內去世,島內專家表示,這是危險信號,顯示從確診到醫院治療的流程仍有檢討空間。
綜合中新社、中通社及台媒報道:近日與陳時中接觸的「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已完成快篩,結果均為陰性,將持續落實自我健康監測。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稱,陳時中居家期間,相關業務將由其副手暫時代替。「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此前一天宣布,12日下午的例行疫情記者會暫停一次。
台當局行政機構發言人表示,陳時中曾於11日上午至該機構參加擴大防疫會議並進行報告,與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副負責人沈榮津等共同與會。
該發言人稱,會議採取「梅花座」並設置隔板,且會議過程中與會人員皆佩戴口罩。目前蘇貞昌等人健康且無確診症狀。接獲通知後,行政主管機構也啟動防疫機制並進行了消毒與清潔工作。
新冠治療流程存在漏洞
此外,「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公布,新增50643例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確診病例中新增163例死亡病例。今年以來,全台本地確診病例累計逾281萬例,累計死亡3318例。
近日台灣染疫死亡人數有上升的趨勢,9日新增染疫死亡人數211人、10日則有213人,死亡數再創單日新高。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日前表示,島內許多確診病例都在3天至5天內就死亡,疫情確實帶來超額死亡,這是一個危險信號。他分析,儘管島內醫療資源緊張,但尚不到不足的地步。染疫死亡較快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太晚診斷,以致無法在第一時間用藥;二是病患住院時,醫護可能為減少接觸,難以在第一時間發現患者異常。
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島內最新染疫致死率已達千分之一點零五,已超過當初設定的千分之一防線。台灣大學公衞教授詹長權表示,憑單日確診數就推測疫情何時翻轉的做法會誤導民眾,應將染疫死亡速度、死亡數作為主要關注指標。進一步比較,台灣新冠死亡數平均13天就會翻倍,倍增速度高居全球第二。
他強調,在本土疫情流行期間,「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擺脫過去思維。疫情記者會不應只通報確診數、重症數,而是要分析更多數據,抽絲剝繭找出防疫不足的地方,發現問題所在,也應釋出數據讓學界共同幫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