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蘇榕蓉報道:今年3月,台灣20至24歲青年失業率達12.48%,是平均失業率3.66%的3.4倍,為去年9月以來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0.63個百分點,是所有年齡層中失業率增速最快的族群。
失業一年 坐吃山空
高雄青年陳慧惠向大公報表示,台灣島內現在高房價、低薪水且萬物齊漲,這種消極的環境使年輕人不再積極追求上進,不再相信「努力有回報」,被迫選擇「躺平」,不買房、不生育,降低需求。
陳慧惠表示,目前台灣疫情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民眾又開始恐慌。這波疫情使得台灣長達20多年的「悶經濟」雪上加霜,不少公司、工廠都生存不下去了,蔡政府無所作為,讓島內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上升。陳慧惠說:「我工作的旅行社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沒多久就支撐不下去了,現在我已經失業一年多了。」
雖然疫情期間陳慧惠拿到了台當局補助的「三倍券」和「五倍券」,兩次合共8000元新台幣,但她對此無感,「五倍券」雖然可用於繳納學雜費、補習班等教育費用,但不得找零,也不能繳納水電費、健保費、罰單等,根本緩不救急。「我現在都是靠以前的積蓄度日,入不敷出,坐吃山空。」
新北市青年王裕慶表示,「躺平」這種現象在台灣早已存在,只不過以前叫「小確幸」,現在叫「躺平」。造成這種現象,民進黨當局難辭其咎。它就是導致台灣年輕人「躺平」的元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