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功能影像引導放療在未來能否完全取代傳統放療」的問題,蔡璟認為,相比傳統療法,LungRT Pro的最大優勢在於能更精準保護正常器官,降低治療副作用。但他同時強調,該技術目前仍處於發展階段,尚存進步空間。
談及具體發展方向,蔡璟指出,首先需要進一步提升功能影像引導的精準度,「如何獲取更精確的功能影像,清晰界定腫瘤與正常組織的邊界,是當前亟待優化的關鍵。」其次,持續完善功能區域保護方案,通過更科學的治療規劃,最大限度減少正常器官的輻射暴露。
蔡璟進一步解釋,目前臨床應用的LungRT Pro屬於光子放療體系,而光子放療存在天然局限:「射線穿透性較強,但凡穿過的區域都會產生輻射,即便穿過腫瘤後,仍可能對後方正常組織造成影響,這是其不完美之處。」
結合質子治療發揮優勢
與此相對,近年興起的質子重離子治療則彌補了這一短板。「這類療法的射線穿過腫瘤後會精準停止,不會對後方組織產生額外輻射,能實現更理想的保護效果。」
蔡璟表示,團隊研發的功能影像引導技術,與質子重離子治療相結合時能發揮更大價值,「可進一步提升治療的精準度,讓先進療法的優勢最大化。」
除質子重離子外,空間分割療法成為另一重要研發方向。蔡璟解釋,這項新技術顛覆了傳統放療「全面照射」的模式:「若腫瘤體積較大,毋須對整個腫瘤區域進行照射,只需選擇關鍵點精準施打即可。」
至於選擇哪些點成為治療關鍵,蔡璟表示,可優先選擇腫瘤功能高的核心區域,或規避功能重要的正常組織區域,將功能引導概念與空間分割技術相融合,能大幅提升治療效果與安全性。他透露,這一融合研究是團隊近期的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