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地的手足口病活躍程度近日持續上升,呼籲市民做好個人衞生。
【大公報訊】記者戴靜文報道:衞生署昨日表示,本地的手足口病活躍程度近日持續上升,本周首五天已錄得16宗爆發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再度向醫生和學校發信,呼籲他們留意手足口病的最新情況,以及學童有否出現相關症狀。學校如出現爆發個案,應盡快向中心呈報。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例如柯薩奇病毒、腸病毒71型)引起,本港的感染高峰期一般為5月至7月,10月至12月亦可能出現較小型的高峰期。
衞生防護中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院舍/學校的手足口病爆發個案,上周(11月9日至15日)錄得25宗,涉及61人,本周首五天(11月16日至20日)錄得16宗,涉及40人。而在10月26日至11月20日錄得的78宗爆發個案中,82%即64宗的個案在幼兒中心、幼稚園和小學發生。
酒精搓手液不能代替梘液洗手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雖然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徵輕微,但今年至今已累計錄得3宗兒童腸病毒感染嚴重個案,病人需留院治理,雖然病人均已康復出院,但他望市民不要掉以輕心。幼童在學校和院舍內有較多密切接觸,疾病更易傳播並較大機會爆發,學校須按照「預防傳染病指引」執行預防措施,如有爆發個案,應呈報衞生防護中心適時跟進。
徐樂堅強調,酒精未能有效殺死一些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例如腸病毒71型,所以酒精搓手液並不能代替使用梘液和清水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