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5立法會選舉/選委界別候選人:背靠祖國 振經濟惠民生

時間:2025-11-11 05:01:30來源:大公报

  圖:選委界別候選人:背靠祖國 振經濟惠民生

  民建聯昨日(10日)舉辦「2025年立法會選舉──選舉委員會界別候選人交流會」,全數50位選舉委員會界別候選人出席,分享理念和政綱。主辦方表示,這是難得的了解候選人參選理念和政綱,以及對香港未來發展看法的機會,相信新一屆選委會界別議員會一如既往,為香港的發展、香港的良政善治,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1 姚柏良:推動跨部門跨界別合作

  1號候選人,現任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期望推動更多跨部門、跨界別合作。他指旅遊業未來仍有諸多工作要推進,期望能夠與各行業共同建設好香港旅遊事業和中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2 李家駒:助力文創產業提升經濟

  2號候選人,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指其政綱主題為「文創未來」,推動文創產業為新的經濟增長引擎等議題,期望能夠獲得機會配合國家「十五五」規劃中與文化發展相關工作。

  3 文頴怡:五方面帶動高質量發展

  3號候選人,廣西社團總會會長文頴怡指當選後將推動香港在五大方面的高質量發展,包括與內地協同發展,設立AI教育研究基金;推動中西醫協作;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等。

  4 伍婉婷:匯各界智慧助全面升級

  4號候選人,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伍婉婷說,希望秉持「四方之志」,融會各界智慧,推動香港從經濟、產業發展、人才、支援配套、文旅、故事傳播等進行全方位升級。

  5 吳傑莊:以AI等推動經濟發展

  5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吳傑莊形容其過往在立法會秉持「說到做到」原則,認為接下來期望在經濟發展層面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三大方向展開。

  6 伍煥杰:進一步推廣愛國教育

  6號候選人,培僑中學校長伍煥杰表示,其早年便參與地區服務和選舉工作,多年來服務香港,為香港政治發展貢獻力量,期望作為教育者,在議會繼續將愛國教育的理念與實踐進一步推廣。

  7 劉智鵬:促進議會前廳取得平衡

  7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表示,促進民生與推動經濟是重要研究課題,過去的議會工作讓他明白在議會與前廳取得平衡是重要的工作,未來將以史為師,珍愛當下,迎向未來。

  8 鄧銘心:加強兩地各界交流

  8號候選人,油尖旺區議員鄧銘心表示,自己始終以專業能力服務不同階層人士,又指關注本港機電行業發展,希望能夠利用嶺南人的背景,促進香港與內地在文化產業以及各行各業的交流。

  9 樓家強:推動青年工作發展

  9號候選人,全國人大代表樓家強指其擁有長期地區服務和青年工作經驗,政綱包括國安為本、經濟為要、民生為根、青年為利四大方向,期望與其他議員攜手推動香港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

  10 范凱傑:貫徹守正創新建未來

  10號候選人,執業大律師范凱傑表示自己曾服務過十幾個政府委員會與機構,了解法律專業在政策制定與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指未來將貫徹「守正創新建未來」。

  11 蘇紹聰:推廣國民和法治教育

  11號候選人,律師會前會長蘇紹聰關注法治、創新、融合三大方向工作,期望日後繼續推廣國安法教育、國民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還認為要關注大灣區發展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工作。

  12 洪錦鉉:推動成立專屬顧問團

  12號候選人,觀塘區議員洪錦鉉表示,他扎根社區20餘年,重視政策研究,是務實的社區行動者,期望未來能推動特區政府各政策局成立專屬顧問團,助力香港發展,共同服務社區。

  13 柯家洋:深化基層醫療體系發展

  13號候選人,穩健醫療集團副總裁柯家洋致力構建「健康香港家園」。他指將聚集六大方面,包括鞏固打造生命健康科技產業鏈、深化基層醫療體系發展,以及關注青年身心健康等。

  14 何俊賢:加大遊艇業界發展海濱經濟

  14號候選人,現任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指,希望進一步加大香港遊艇行業發展力度,推動海濱經濟旅遊,強化香港公共管理模式,同時推動傳統產業科技化,讓全民搭上創科快車。

  15 管浩鳴:推動優化人口政策

  15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管浩鳴表示一直關注老齡人口問題,認為香港未來最主要挑戰是經濟轉型,希望通過不同方法推動政府人口政策,包括針對安老醫療住屋等配套解決問題。

  16 吳英鵬:以法律經驗推動工作

  16號候選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大律師吳英鵬希望通過超20年法律知識和經驗,高質助力大灣區規則銜接及北都專屬立法、推動香港參與國家涉外法律建設及國際商業規則制定等工作。

  17 招國偉:提升市民居住質素

  17號候選人,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提出三大主張,分別從檢視未來房屋工程需求、豐富房屋階梯選擇、提升居住質素層面,期望切實改善房屋問題,營造有溫度的安樂窩,提升市民幸福感。

  18 郭志華: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18號候選人,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指將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核心方向是「迎新機、拚經濟、創未來」,推動中小企升級轉型,推動資源整合,為香港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19 黃錦輝:推動北都及大灣區發展

  19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表示,未來期望落實推動在科技教育與人才培養、北都及大灣區發展、教育數碼化三方面工作,助力香港在AI規劃和教育等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 陳永光:致力香港中醫藥產業化

  20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永光說,過去他致力於推動本港中醫藥發展,強調若當選將一如既往服務大眾,並會以新的舉措推動香港中醫藥產業化發展。

  21 李鎮強:聚焦民生與香港發展議題

  21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李鎮強表示,在過去的工作他始終堅守服務初心,聚焦民生關切與香港發展議題,指未來若當選將繼續秉持責任與擔當,積極推動有利於香港發展的工作。

  22 何君堯:堅持實幹為市民發聲

  22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談到自己服務社會的思維理念,「都是以民主建設香港、有什麼就說什麼」,亦能夠實質為香港服務。他重申會一直秉承敢言的實幹作風、「為大家出聲」,除發聲批評外亦會提出積極有效建議。

  23 馮英倫:促進行政立法合作

  23號候選人,前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的馮英倫提到,大學畢業後他在不同崗位參與公共行政將近20年,政綱關注發展、創新、人才、教育四大方面,指一旦當選將促進行政立法合作。

  24 林筱魯:助政府政策落地見效

  24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筱魯指,目前本港經濟處於轉型復甦關鍵階段,期望未來能繼續在立法會工作,推動政府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惠及民生。

  25 陳恒鑌:推動設立智慧交通網絡

  25號候選人,現任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員陳恒鑌表示,他過往的工作主力為跟進交通事務及民生問題,本次轉戰選委界是希望在更大平台,以更闊視野,繼續服務香港。他提出數項政綱,包括助力香港設立智慧交通網絡、鞏固香港航運中心地位等。

  26 曾志文:灣區同頻共創共贏

  26號候選人,大灣區社會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表示,其深耕大灣區多年,提出「灣區同頻,共創共贏」理念,希望促進人才交流,發展銀髮經濟,構建智慧交流渠道。

  27 劉振江:以自身經驗助制定政策

  27號候選人,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劉振江認為香港發展的關鍵在於落實執行,期望運用自身專業知識和市場經驗,全力參與政府制定法律及政策的相關工作。

  28 馬光如:把握「十五五」新機遇

  28號候選人,全國政協委員馬光如希望推動香港自強以及與大灣區的共融。她相信自身過往服務經驗將有助於團結社會力量,希望未來可以助力香港把握「十五五」規劃的新機遇。

  29 何敬康:從商貿金融建美好香港

  29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何敬康表示,其參選口號是「為香港而自豪」,期望能夠繼續議會工作,與其他議員通力協作,從商貿、金融、文體旅等多方面建設美好香港。

  30 魏明德:開拓海內外市場振經濟

  30號候選人,全國政協委員魏明德期望推動四大政綱,包括以教育強化香港根基;以金融支撐實體經濟;連同開拓海內外市場;振興經濟,惠及民生,為香港辦實事,做好事。

  31 陳少波:讓社會共享發展紅利

  31號候選人,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陳少波表示,其政綱核心是「國家、國際、今天、明天」,強調會對接「十五五」規劃,增強香港國際影響力,讓社會共享發展紅利,為長遠發展提供支撐。

  32 范駿華:促進政府與市民溝通

  32號候選人,全國政協委員范駿華表示,其政綱核心圍繞經濟發展、文化體育、青年工作、教育事業四部分展開,同時將支持特區政府加強與市民的溝通等。

  33 陳宗彝:助企業「出海」刺激經濟

  33號候選人,美麗華酒店集團首席營運總裁陳宗彝表示,自己具商界和專業界背景,可透過推動總部經濟、「八大中心」定位,幫助企業「出海」等,改善本港經濟情況。

  34 陳凱欣:聚焦基層醫療發展布局

  34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指出,她過去立法會工作以民生最優先,專注醫療、食品安全和地區發展範疇,未來希望在基層醫療發展和布局方面出一分力。

  35 梁子穎:推動國安與愛國教育

  35號候選人,現任勞工界立法會議員梁子穎指將秉持「有商有量,共創共贏」的理念,繼續推動國家安全與愛國主義教育,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及推動社會創新等工作。

  36 葛珮帆:推動創科及低空經濟

  36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她過去始終全力推動創新經濟發展以及對外交流的工作,若當選將持續推動創科及低空經濟發展,並繼續為婦女及弱勢群體發聲。

  37 朱立威:助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37號候選人,全國人大代表朱立威表示,期望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和區議員的雙重身份發揮積極作用,未來將關注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承擔「外聯內通」角色,提振本地經濟等議題。

  38 陳紹雄:建設綠色經濟新引擎

  38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紹雄提出10項核心政綱,包括將北都建設為智慧綠色的經濟新引擎,未來還將繼續推進創科發展、低空經濟、智慧城市、清潔能源、綠色環保等工作。

  39 林琳: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工作

  39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琳表示,其過去四年在立法會的工作圍繞人口政策展開,同時她重視整體社會配套完善、進一步激活經濟動力、積極通過國外平台開展對外交流工作。

  40 鄧咏駿:為青年樹立國民意識

  40號候選人,觀塘區議員鄧咏駿形容本港年輕人如同樹根般茁壯成長,期望他們樹立國民意識與擔當,而政府需創新突破,為年輕人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41 莊家彬:推動初創企業發展

  41號候選人,全國青聯副主席莊家彬認為,香港經濟突破需要做到多元和轉型,期望進入議會後,可推動制度創新支持在港初創企業發展,以及商界升級轉型。

  42 李浩然:將研究成果切實落地

  42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李浩然希望可在新一屆立法會整合多方資源,將例如低空經濟發展、北都智慧物流等項目的研究成果切實落地,釐清香港未來發展思路。

  43 林振昇:推動「四升級」改善民生

  43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表示,他期望未來從香港與灣區關係升級;產業升級;北都發展升級以及勞工領域升級轉型四個維度推動香港升級,真正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44 黃國:推動香港經濟升級轉型

  44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黃國強調其工作注重政策頂層設計,從政策源頭着手解決各類問題;而對標國家發展戰略,推動香港經濟升級轉型是重要課題。

  45 黃錦良:重視教師培訓師德建設

  45號候選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錦良提出「育才興港固根本,科技領航創未來」的理念,認為優質教育發展需各方共同助力,未來將高度重視教師專業培訓和師德師風建設。

  46 簡慧敏:金融興經濟 創新建未來

  46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簡慧敏指其政綱包括以安全護發展、以良治展實力、以金融興經濟、以創新建未來、以科技創新猷、以綠色引永續、以開放促合作、以文化固自信八方面。

  47 梁美芬:加強行政立法良性互動

  47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梁美芬關注行政與立法如何良性互動才能更好融入並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強調議員應發揮好香港深化國際交往角色,同時要深入社區,為民發聲。

  48 陳曼琪:推動制定婦女發展藍圖

  48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曼琪承諾,將以專業務實的作風,推動制定香港婦女全面發展藍圖、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加大對中小微企支援、加快本地法律去殖化等工作。

  49 陳祖光:將基層聲音帶入議會

  49號候選人,警察員佐級協會前主席陳祖光形容工作生涯至今「都站在社會前線,且從未退縮」。他作為「唯一公務員背景」,希望獲機會將基層聲音帶入議會、協助政府做得更好。

  50陳仲尼:善用出海專班振經濟

  50號候選人,現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仲尼的政綱聚焦提振香港經濟,激活發展動力,核心包括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善用出海專班、鞏固航空樞紐地位,以及構築國際專業教育樞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