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基本上是一個負面詞,是一個動作,但做得不嚴肅、不正經、不尊重。
股票、房產、黃金有大跌的趨勢,擁有者要拋售。
船隻出現機械故障,無法行駛,只得拋錨。
實力不足,大言嚇唬人,謂之拋浪頭。
講話喜歡引用古人、成語,以示自己有學問,被人譏之為拋書包。
本是大家閨秀,家道中落之後,要拋頭露面,與凡夫俗子應酬。
她一向冰清玉潔,可惜遇人不淑,丈夫欠下一筆賭債,她只能拋個身出來,撐起一頭家。
拋磚引玉是自謙之辭,自己拿出來的是不值錢的磚瓦,希望引發大家拿出寶貴的玉石。
若問「拋」字可有正面意義的用法?至少有一個:仁人志士,為國家,為民族,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還有一首我喜歡的詞,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詞人馮延巳的《鵲踏枝》: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人生的惆悵,豈待春來,年年月月又如何拋擲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