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去年近三千宗中風死亡 7.7%屬55歲或以下

時間:2025-10-30 05:01:40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昨日是「世界中風關注日」,特區政府衞生署表示,中風是香港第四大常見死因,去年共錄得2911宗(臨時數據)登記死亡個案,當中7.7%為55歲或以下人士。多達八成的中風案例是可以透過健康生活,妥善管理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和肥胖等風險因素來預防。

  盡早察覺是治療中風關鍵

  世界中風組織將每年10月29日訂為「世界中風關注日」,以提升世界各地關注和策劃行動應對中風。今年「世界中風關注日」的主題為「分秒必爭」,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時間是治療中風的關鍵,大家越早察覺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中風徵兆,越早讓患者接受治療,治療成效就越好。

  徐樂堅稱,中風是全世界導致殘疾和死亡的主因。全球每4名2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中患上中風,而這情況並不局限於老年人,約60%的中風病人涉及70歲以下人士,更有16%的病人在50歲前中風。

  他表示,時間是治療中風的關鍵,越早察覺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中風徵兆,越早讓患者接受治療,治療成效就越好。市民應謹記中風的症狀警示「談笑用兵」,「談」是指表達或說話有困難;「笑」是指面部表情不對稱;「用」是指一邊手腳無力;及如出現以上中風警示,便要從速求醫找救「兵」,以挽救生命。

  徐樂堅稱,根據本港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發現,分別有41%、36%和70%的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並不知道自己的情況,直到經接受調查提供的體檢後,才意識到已患病。

  逾16萬人參加「慢病共治計劃」

  政府在2023年推出為期三年的「慢病共治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未曾確診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香港居民,配對家庭醫生並於私營醫療市場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先導計劃今年三月擴展至提供血脂檢查,做到「三高全覆蓋」。經篩查後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的參加者,可進入治療階段,在政府資助下,由自行選擇的家庭醫生繼續診治,以及按健康狀況獲處方藥物,接受專屬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先導計劃強化「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以康健中心為樞紐,擴闊社區醫療網絡。

  衞生署表示,截至今年10月8日,已有超過16萬名市民參加「慢病共治計劃」,預料能較預期時間提早達至約20萬名市民參加的目標;約99200人(接近六成)已完成篩查,其中約4萬人(約四成)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並已進入治療階段。

  衞生署稱,會繼續推動市民奉行健康生活,並會與社區夥伴緊密合作,共同建設一個有利人們健康生活的環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