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故事/港人長征路 翻越六盤山

時間:2025-10-18 05:01:37來源:大公报

  圖:鄭鎮炎重走長征路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踏着秦嶺大地初雪的泥濘,走過三軍會師的將台堡,跨過險峻的六盤山,迎着獵獵旌旗,已徒步了248日的香港資深傳媒人鄭鎮炎,正一步步地走向90年前紅軍長征的終點:陝西省吳起鎮。

  昨日,在距離吳起鎮約100公里的環縣四合原鄉,鄭鎮炎激動地向大公報記者表示,重走長征路就是為了傳承長征精神,見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砥礪前行,走向今日的繁榮富強。鄭鎮炎在長征路上不斷獲得民眾的支持打氣,他的事跡在《大公報》刊出後,更感動其他港人與他同行,共同分享抵達終點的喜悅。他昨晚寄語年輕人,有機會就要走一走長征路,不畏艱險,為理想而奮鬥。\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鄭鎮炎自上月13日離開紅軍長征的轉折點─甘肅省隴南的哈達鋪後,一路風塵僕僕,沿着當年紅軍走過的路,向着固原市的將台堡和六盤山進發。

  六盤山是紅軍長征途中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他冒雨徒步數公里的「紅軍小道」,走過海拔2600多米高的山路,面向大霧籠罩山頂,沿途唱着在江西于都學會的「十送紅軍」軍歌,吟誦着毛澤東的詩詞「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10月9日,鄭鎮炎順利抵達固原市的將台堡,參觀了當年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的紀念館。心情澎湃的鄭鎮炎表示,這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當年紅軍由江西于都出發,歷經磨難,憑着堅強的意志和不怕犧牲的救國為民精神,砥礪前行。

  路上從未遇過一個冷漠的人

  回顧走過的長征路,鄭鎮炎對記者表示,雖然獨行,但路上從不孤單,不時有駕車經過的市民停車向他致敬,或陪他共同前行數日,為他打氣。

  他表示:「一路走來,從未遇到過一個冷漠的人,從沒有人對我不禮貌、從沒有丟過東西。當大家得知我來自香港,重走長征路時,都主動與我交流,邀我進屋喝茶,送我水果、乾糧。」

  在距離吳起鎮約150公里處的甘肅環縣,一名常看鄭鎮炎長征日記的山東粉絲竇先生,更相約他在10月15日上午一同徒步,目的地是27公里的洪德鎮,「竇先生比我年輕12歲,喜愛運動、旅遊,我們在途中有傾有講,休息時互相分享食物。」鄭鎮炎很高興又認識一個新朋友,雖然山路崎嶇,充滿泥濘。路上遇到的交警,不但熱情為他介紹路線、拍照打氣,還為他指揮交通。

  港人朋友陪同 一起走向終點

  鄭鎮炎的獨行壯舉,引起不少港人關注。在固原市,當他得悉固原市第二中學在過去30年,堅持每年組織數以千計的學生,徒步到50公里外的「任山河烈士陵園」拜祭先烈後,鄭鎮炎聯同老同學各捐資5000元,幫助該校有需要的貧困學生。之後,他由乃河村徒步到任山河烈士陵園拜祭烈士。至10月15日,他的兩位港人朋友也趕到環縣,陪他一同前行。「過程比終點更重要。」他每天寫日記、拍照片、積累金句鞭策自己,「希望讓更多港人了解這段歷史,沒有紅軍的犧牲,就沒有中國今天的發展。」

  鄭鎮炎寄語年輕人,有機會就要走一走長征路,哪怕一小段也好,體驗一下紅軍過雪山草地、不怕困難的精神,「這是我們國家寶貴的紅色基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