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社交平台傳播的視頻顯示,啟悅苑一個單位牆身有滲水痕跡,還有水流出。屋苑另一位業主韓女士看了視頻表示打消改動廁所水喉的念頭。
啟德居屋啟悅苑業主正陸續收樓,社交平台近日流傳短片顯示,該屋苑一個尚未入伙的單位牆身布滿水跡,質疑居屋手工差,更見有水從牆身的小孔流出。大公報記者昨日到現場了解,見到不少單位正在裝修,有裝修師傅看短片後認為,有裝修師傅可能鑽穿了水喉。
房屋署回應表示,涉事單位的部分石屎牆身已被拆除,水龍頭位置曾被改動,懷疑業主擅自加裝水喉。房署呼籲有關業主盡快與物管處聯絡,並呼籲住戶切勿不當改動單位。\大公報記者 張真
有市民前日(15日)於社交平台發短片,指啟悅苑一個單位牆身疑夾縫藏水。從視頻可見,一處疑在浴室的牆體被鑽出一個孔,有水從孔中流出。發帖人稱,在牆身鑽孔時,有水從本應不是水喉的地方流出,質疑新建成居屋的施工質素。
「開門見廁」設計疑不合意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啟悅苑實地了解,由於屋苑處於收樓階段,不少單位正在裝修,有些單位已在鋪地磚,有工人運送傢俬上樓。據現場觀察,啟悅苑的單位間隔與同區於今年初入伙的啟欣苑相似,也是「開門見廁」設計。記者在啟悅苑現場觀察,未見有裝修工人改動廚廁牆體。
記者向在現場開工的裝修師傅展示該段網上短片,師傅說,「一看就知有問題,不會這樣裝修的,裏面喉管位置可能不對,裝修師傅可能鑽穿了水喉。」有裝修師傅看過視頻後說,單位廚房和廁所是預製組件,廁所牆身不能改動,若需改動水喉位置,業主需聘請專業人士看過,沒問題才能改動,「有些業主會搏,但如果改完後有問題或者漏水,就要自己負責。」
「這麼搞,萬一以後漏水,樓上樓下不就遭殃了?」韓女士購入了啟悅苑A座一個300方呎的單位,正準備為新居裝修,她看過視頻後表示感到擔憂。她指啟欣苑日前有業主拆了廁所預製組件牆體而引發關注,想不到啟悅苑仍有業主對牆身動工,「收樓的時候簽署文件,有講清楚哪些地方動工要向專業人士查詢的,大家應該都知道,我不認為那個單位業主不清楚。」她稱原也想改動廁所水喉位置,但看完視頻後打消念頭。
啟悅苑外有自稱室內設計公司的員工在招攬生意,有人向記者表示,單位內廚廁的一些水喉位置和洗手盆設計,未必合乎業主喜好,也有影響擺放洗衣機的位置,所以不少業主打算改動,但改動工程不會牽涉牆體。
影響結構 禍延鄰居
大公報記者翻查啟悅苑的售樓說明書,註明單位採用了混凝土「立體預製浴室及廚房」建築法。單位業主不得干擾、改動、變更或拆除任何結構性的構件。房委會於物業交吉時,向業主提供「裝修指引」,列明裝修時須注意的事項,以及啟悅苑樓宇設計所預定的核准間隔牆示意圖。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有留意到該段網上流傳的短片。啟悅苑預製構件不得私自改動,業主簽署售樓文件時應已清楚,若明知故犯而可能影響單位結構,出現漏水滲水,甚至影響鄰居的生活。他呼籲業主不應胡亂更改單位結構,日後進行還原工程時,更加麻煩。
房屋署表示,留意到該段懷疑於啟悅苑單位拍攝的片段,從畫面所見,有水從單位的石屎牆身流出。該署觀察發現,涉事單位的部分石屎牆身已被拆除,水龍頭位置亦曾被改動,懷疑業主在單位擅自加裝水喉,並暗藏於牆身中。該署提醒業主,進行任何工程前,除參考「裝修指引」的建議,及確認工程符合大廈公契外,亦應就改動方案諮詢建築專業人士的意見。若改動處理不當,導致漏水或影響樓宇結構,可能影響毗連單位,住戶須負上有關責任。
房署表示,暫沒接獲有關投訴。該署呼籲有關業主盡快與屋苑的物業管理處聯絡,房署會實地了解實際情況,檢查是否有違規改動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