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昨日事發後,旅遊巴車頭嚴重損毀,車頂遭削走及凹陷,車身擋風玻璃碎裂,有乘客由破碎的車身探身而出了解情況。
香園圍昨日發生旅遊巴撞行人天橋的交通意外,涉事路段限高2.4米,翻查紀錄已是一年內發生第三次同類車頂撼橋底事故。事發於當日12時許,一輛旅遊巴沿蓮麻坑路行駛,駛至近香園圍口岸時,懷疑錯誤駛入限高2.4米的私家車停車場通道,車頂撞向上方行人天橋的底部,部分車頂被劏開,擋風玻璃碎裂,嚴重受損,車上14名內地乘客受傷。警方以涉嫌危險駕駛拘捕肇事的旅遊巴司機。
有乘客質疑司機疏忽,無留意高度限制,直撞橋底肇禍。運輸署表示涉事路段的入口設有標誌,指明只供私家車及電單車使用;行人天橋前約60米及240米,亦設有兩組限高標誌提醒駕駛人士。\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
肇事的旅遊巴高約3.1米。肇事司機入職約一個月,事後報稱是首次駕駛這條路線,疑因不熟路釀禍。
警方調查後,以涉嫌危險駕駛拘捕該名57歲姓李司機。他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11月上旬向警方報到。涉事路段限高2.4米,只供私家車和電單車使用。事發時,旅遊巴載着44名內地旅客,懷疑入錯線誤入該路段肇禍。14名傷者均為內地乘客,分別為2男12女(38至85歲),當中兩名65歲和77歲婦人頸傷,其餘擦傷,傷者送醫院治理。
有乘客質疑司機嚴重疏忽
據悉,涉事旅遊巴當時在啟德郵輪碼頭接載一個完成菲律賓郵輪之旅的內地團,經香園圍口岸返深圳蓮塘口岸解散,詎料駛至口岸前出事。
有乘客質疑司機疏忽而直撼橋底,「簡直是累死人」,也有乘客表示,撞橋後車頭嚴重受損,不少乘客撼傷、撞傷或被玻璃割傷,也有長者跌倒在車廂。雖然有人受傷,但情況並無混亂。他質疑司機嚴重疏忽,無可能看不到高度限制牌。
翻查資料,去年10月,一輛旅遊巴沿涉事的道路上斜時,因車身過高,撞向行人天橋底部。今年4月,一輛貨車的車斗撞向行人天橋的底部,車斗被撞至鬆脫,事件無人受傷。
運輸署表示,涉事路段的入口已設有標誌,指明該路段只供私家車及電單車使用;行人天橋前約60米及240米,亦設有兩組車輛高度限制的交通標誌,提醒駕駛人士,前方道路禁止高度超過2.4米的車輛駛入,而天橋上亦設有2.4米高度限制的交通標誌。
運輸署表示,一直非常重視道路安全。因應今年4月有貨櫃車在行人天橋橋底的交通事故,運輸署已在今年7月連同相關部門在通往香園圍管制站閣樓層的路面加上「祗准私家車及電單車」道路標記,進一步提醒駕駛人士該路段只供私家車及電單車使用。
警方正調查在該處發生的交通意外。運輸署會與警方密切留意相關位置的交通情況,確保交通運作暢順,包括內地國慶黃金周等車流較多的日子,並繼續與相關部門研究增設額外交通提示的需要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