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5施政報告 教育篇/八大院校非本地生比例增至50%

時間:2025-09-18 05:01:40來源:大公报

  圖:施政報告提出,將每所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增至五成,吸引他們來港讀書,打造國際教育樞紐。\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施政報告繼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政府將每所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由相當於本地學額數目的40%增至50%,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100%增至120%。同時,鼓勵直資院校和國際學校擴大招收非本地生。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期望政府持續推展相關工作,包括檢視學生簽證安排、引入陪讀簽證等。\大公報記者 江凌風

  據悉,2023-24學年修讀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生人數為14756人,佔本地學額數目的19.9%;2024-25學年人數則增長至17161人,佔比升至23.2%。其中,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2024-25學年的一年級非本地學士生比例已超過30%,相信佔比將持續提升。另外,因應國際教育政策變化,政府早前呼籲八大院校為受影響的學生提供便利,截至今年8月,共收到1300個受影響學生之查詢,共發出約80個取錄通知。

  試點形式擴直資校招非本地生

  另外,政府將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中小學校申請上調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學生人數。消息人士透露,2024年入境處向5歲8個月至17歲的人士發出共730多個學生簽證,政府希望透過政策的「拆牆鬆綁」,令國際教育樞紐建設延伸至中小學基礎教育。

  為招攬更多國際人才和學生,教育局成立「留學香港專班」推廣香港高等教育。其中包括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計劃,以推廣香港學術、科研和國際合作資源;撥款4000萬資助八大加大國際、內地宣傳及師生招攬;推動專上院校「遊學香港」活動,宣傳「遊學香港」品牌。消息人士表示,2024年海外交換生中,歐美學生佔比六成,數量最多;「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數量,印尼留學生增加17%、哈薩克斯坦留學生增加33%、越南留學生則增加97%。未來將繼續向歐美、東盟、「一帶一路」國家招生,宣傳留學香港品牌。

  將預留土地興建新學生宿舍

  為應付留學生數量增加而帶來的宿舍需求,「城中學舍計劃」不僅限於商廈改裝,拆卸後重建亦可免卻改劃手續及保留過剩地積比;政府今年內更會預留全新商業或其他土地作興建新宿舍並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消息人士表示,待宿舍發展基金所有項目落成後,預計可提供超過14300個有關大學宿位,目前已完成的八個項目可提供7647個資助宿位及136個自資宿位;而7個未完成的項目則可提供5840個資助宿位及692個自資宿位。此外,直資學校目前可以提供1700個宿位。

教聯會冀檢視學生簽證安排

  教聯會表示,今年施政報告務實有為,教聯會歡迎放寬非本地學生限額,期望政府更針對性地加強向東盟國家宣傳及收生,專門推出針對華僑子女的錄取計劃。關於擴大直資學校錄取非本地生,提高國際學校收生名額,教聯會期望政府持續推展相關工作,包括檢視學生簽證安排、引入陪讀簽證等。

  科大校長葉玉如表示,報告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等舉措,不僅是長遠布局,更是推動經濟升級轉型和擴大頂尖人才庫的關鍵策略。科大必將積極支持並與各界協作。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表示,教育在施政報告的定位,超越民生角度,更是作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項戰略。施政報告有關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的措施,為貢獻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鞏固香港優勢,把握黃金十年機會進行重要布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