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矚目北京,大閱兵即將啟幕。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9月3日,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檢閱受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
這次閱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征程的首次閱兵,是人民軍隊奮進建軍百年的嶄新亮相,是偉大抗戰精神和偉大民族精神在新時代賡續傳承的重要體現,是堅持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鄭重宣示。
26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多個國家的議長、政府副總理、高級別代表、前政要,多個國際組織負責人應邀出席閱兵式,這體現出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來自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14個國家的50位友人或其遺屬代表將應邀出席。這體現了中國人民銘記歷史、感恩相助的傳統美德。九三閱兵出席嘉賓覆蓋世界五大洲,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的歷史貢獻和世界意義的普遍認可。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率領香港各界人士代表團,明天赴京,專程出席九三閱兵。中央對香港各界人士代表出席九三閱兵,高度重視,作出了全面、周詳安排。據了解,李家超將同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出席閱兵盛典。香港各界人士代表團還涵蓋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愛國愛港陣營代表人士、主要政黨政團負責人士、抗戰老戰士和他們的家屬代表,以及來自全港各行各業的代表人士。
近來,李家超出席了香港舉辦的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包括:「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論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典禮等。李家超指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重溫歷史,是為了更好開創未來。透過九三閱兵,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鏗鏘有力,一往無前!
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香港從來沒有缺席。守土有責、鐵肩擔道,透過九三閱兵,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香港的責任擔當!
弘揚抗戰精神,激發奮進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於2014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
80多年前的中國,積貧積弱;日本軍國主義蓄謀已久,窮兇極惡。中國人民憑什麼最終取得抗戰勝利?偉大的抗戰精神,是戰勝侵略者的致勝法寶。
對英雄最好的告慰,就是完成他們的夙願。舉行閱兵盛典,不僅是國家實力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與歷史記憶的傳承。
抗戰精神與強軍夢想在閱兵盛典中深度融合。當抗戰英模部隊方隊高舉戰旗從天安門廣場走過,一個個英雄故事傳承着中華民族「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骨氣;當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反導群、信息作戰群、無人機作戰群、後裝保障群和戰略打擊群等現代化作戰集群展現雄姿,彰顯出人民軍隊維護和平的底氣和實力。
抗戰精神與民族復興在閱兵盛典中「同頻共振」。80多年前,在內外交困的艱苦環境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必勝信念,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前赴後繼,不怕犧牲,以3500萬生命的沉重代價,最終戰勝強敵。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但前進的道路並不平坦,對中國進行公開遏制、暗中圍堵、肆意抹黑的各種勢力從來就沒有消停,我們必須傳承抗戰精神,為民族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全民抗戰,香港不是旁觀者,而是親歷者。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等抗日救國團體戰鬥在抗日最前線,分布在新界偏遠地區的抗戰遺址,是香港與祖國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歷史見證。
今年8月30日,特區政府在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舉行典禮,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大家應團結奮進,傳承英烈精神,弘揚愛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李家超所言,道出了香港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重要意義,揭示了香港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脈絡、現實邏輯、正確方向。
團結中華兒女,共築復興偉業
習近平總書記於2014年7月7日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國敗了。1945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勝了!究其原因,「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正是兩場戰爭不同結果的分野。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工商業者、青年學生、海外華僑等各族各界人士共同抗擊強敵,「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禦外侮的偉大篇章。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成建制抗日武裝力量,由香港同胞為主體的中華兒女組成,港九獨立大隊參與了對日作戰、情報傳遞、營救盟軍飛行員等行動。抗戰期間,香港社會各界積極支持抗戰,保衛中國同盟(保盟)等組織發起募捐活動,為八路軍、新四軍籌集資金和物資,並通過香港轉運至內地;香港港生賑濟會等組織成立抗日回鄉服務團,回國參與抗日宣傳和戰地服務。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香港成為海外援助物資轉運中心,大量軍械和醫藥通過香港運往內地。
斗轉星移,時代變遷。變化的是山河容顏,不變的是「同心同德一戎衣」氣度和胸懷。
即將舉行的閱兵盛典,將邀請香港、澳門、台灣各界人士代表出席。邀請的台灣同胞包括國民黨抗日老兵、公職人員、藝人、軍隊退役人員。這再次說明,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胸襟博大,始終以民族大義為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築民族復興偉業。
筆者作為香港各界人士代表,曾應邀出席了2015年9月3日舉行的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和2019年10月1日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此次再度受邀出席今年的九三閱兵,親眼見證人民軍隊的發展變化,親身感受祖國強盛的磅礴偉力,深刻認識「祖國永遠是香港堅強後盾」的永恆定理。
厚植愛國情懷,強化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於2020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奏響了氣吞山河的愛國主義壯歌。愛國主義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在歷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驅動中華民族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強勁引擎,是引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迸發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壯麗旗幟!」
即將舉行的閱兵盛典,是銘記歷史,也是昭示未來;是致敬英雄,也是激勵來者;是一次軍力國力的展示,也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契機。
九三閱兵,將展示人民軍隊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各類先進武器裝備構成了我國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堅強盾牌,能有效遏制外部勢力的軍事冒險和干涉企圖。閱兵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展示軍力,就是要告訴世界,中國軍隊有決心、有能力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任何試圖分裂中國、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圖謀都將是徒勞的。
九三閱兵,將強化共同記憶、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閱兵提醒人們,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這種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情感共鳴,跨越地域、行業和年齡的界限,將全體中華兒女的心凝聚在一起。
九三閱兵,將昭示「國安家好」的深刻道理。當人們透過電視和網絡直播,看到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最新成就,可以認識到強大的國防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九三閱兵,將增強億萬人民的國家榮譽感和自豪感。閱兵是國家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和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會由衷地感到驕傲和自豪。這將轉化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高度認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無限憧憬。
閱兵是國家盛典,對於香港同胞,特別是青少年而言,九三閱兵是一堂跨越山河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將幫助香港同胞增強歷史認知、提升國家認同、強化責任擔當、厚植愛國情懷。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勢不可擋!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對祖國最大的貢獻,就是推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在「一國兩制」實踐的新階段,香港必能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完成發展自己和貢獻國家的雙重使命!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