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環球科研合作,成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右圖: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成立,加快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在明日(9月1日)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的最新排名結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昨日發表網誌指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過去已連續五年排名全球第二,驗證了大灣區的綜合創科實力,期待今年的排名能延續以往的驕績,甚至更上一層樓。
孫東表示,近年來香港創科發展突飛猛進,正以強勁的創新活力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同構建完善和具全球競爭力的創科生態。香港作為國家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應堅持將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不斷開闢新領域、新賽道。\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
過往創新集群的排名主要是根據專利申請和科研期刊文章兩大指標,反映了集群的成果轉化和科研水平的能力。孫東表示,就專利申請指標而言,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積極鼓勵科研成果轉化,專利申請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香港《知識轉移年報》顯示,香港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在過去兩年的申請專利數目按年增幅分別為27%和23.4%。
「深港穗」論文發表量世界前列
孫東續指出,從刊載在科研期刊文章指標上看,過往幾年「深圳─香港─廣州」論文發表數量均居世界前列。根據2024年由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編製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香港有1534名學者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近年,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環球科研合作,成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首兩個平台分別聚焦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現正建設第三個InnoHK平台,聚焦可持續發展、能源、先進製造及材料領域,旗下的研發中心將於明年上半年成立。此外,為配合國家整體科技發展規劃,已經完成在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組工作,15所新成立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今年7月1日起開始運作,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近日親臨香港為這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
孫東表示,根據研究機構Startup Genome發布的《2025年全球初創生態系統報告》,香港過去一年在全球排名前40的初創生態系統中被評為取得最顯著的進步。近年特區政府先後推出了「產學研1+計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特區政府的「創科創投基金」、香港科技園公司的「科技企業投資基金」以及數碼港的「投資創業基金」已合共投資了約11億3千萬元於過百間本地初創企業,並吸引約183億元的私人投資,其中「創科創投基金」過去一年完成的交易宗數超過了之前三年的總和。特區政府亦在「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下支援本地大學的團隊創立科技初創企業,至今共有624間初創企業獲得資助,涉及超過5.6億元。
籌備推出「創科產業引導基金」
孫東指出,特區政府正籌備推出「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相信會進一步帶動市場資金投資創科產業,驅動整個創科產業生態的蓬勃發展。他續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成熟的金融系統和豐富的投資融資渠道,現時愈來愈多的海內外資本正通過香港關注大灣區的創新市場,並且在香港設立創投資金和進行創投交易。
孫東表示,香港作為國家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應堅持將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不斷開闢新領域、新賽道,持續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為實現2035年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貢獻香港力量。